哈佛學生的建中印象、想給台灣人的話

作者:Alice Yang/哈佛姐的不正經學術之旅

要說哈佛大學部的"You know who",StephenTurban 絕對榜上有名。

第一眼見到 Stephen,我立即聯想到也是哈佛出身的 Mark Zuckerberg,捲曲的頭髮,咧嘴笑露出一口白牙,還有同樣帶有冒險家精神的炯炯眼眸。

今年才 23 歲的 Stephen,不僅曾經被選為哈佛大學部的 2017 年 facebook 名人榜、參選過哈佛大學部的學生會長選舉,同時也幫美國主要的新聞網站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撰寫專欄,今年六月還出了一本書:Your Relationship GPA,第一手分析哈佛大學生的不同成就,研究如何運用人際關係帶來正面影響力。

但你可能有所不知,Stephen 同時有個中文名字叫做唐文理,高中時期曾經到台灣的建國中學當交換學生一年,還是建中國標舞社的社員。

說得一口好中文的他,根據當年教過他的老師,也是現在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 Jocy 回憶:「Stephen 就是那種,在建中時期就會被叫到司令台上領獎的風雲人物,有他在的教室,總是充滿著無止盡的熱情和好奇。

以下透過訪問 QA,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喜歡台灣的哈佛校園風雲人物:

請簡述一下你的背景,當初為什麼會想來台灣?

我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大學城City of Columbia。位於美國中部的密蘇里州,有著很濃厚的「美國風情」──玉米田、牛群和一望無際的高速高路,但我所居住的大學城,相對上文化蠻多元的(pretty diverse),我的爸爸是大學教授,他教的科目跟正向心理學有關。

我的父母可以說是我見過最開明的兩個人,從我 3 歲起,因為爸爸工作的關係,我就跟著家人搬到香港,6 歲搬到澳洲,9 歲搬到新加坡。我記得剛開始到新的環境總是非常抗拒,特別是越長越大。9 歲的時候剛到新加坡,我其實很想念在美國的朋友和生活,但是我理解到越是抗拒,你就越無法敞開心胸去接納身邊的人,所以我覺得離開舒適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雖然要下定決心很難,但是我覺得我很幸運在小的時候就理解到這個道理。

在不同國家的生活環境,讓我對於語言這項技能深深著迷,在 15 歲那年,我向父母親表達了我想到哥斯大黎加學習西班牙文的想法,於是在當地待了幾個月學習西班牙文,我非常喜歡深入當地學習語言的過程,透過和當地人之間的互動,你所能學習到的技能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雖然香港和新加坡華人很多,但我並沒有機會接觸到中文,在 17 歲那年因為得知了國際扶輪社的青少年交換計畫,加上我覺得台灣可以說是保存中華文化最完整的地方,所以就決定到台灣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

你對建中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Totally different,跟我在美國的高中截然不同,實在很難形容有多麼的不一樣。我在美國唸的是公立高中,入學也不用考試,我們學校的模式是「放任式教育(free with resopnsibility)」,此外高中上課的模式就跟美國大學一樣,自己選自己想上的課,完全沒有一個「班」的概念。一到建中,除了對於班級的概念很不習慣之外,最讓我驚訝的就是:竟然全班都是男生!那時候常常會懷疑大家要怎麼交女朋友(大笑)。

在建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教務處的阿姨們,她們真的是最好的中文老師,也是我見過這世界上最善良的人類們。我記得當時只要有空,我總會抱著中文書到教務處,她們總是不厭其煩的教我,也讓我的中文能力除了課堂上的正規學習之外,透過和台灣人最直接的生活對話,自然而然我發現自己漸漸能夠聽懂大多數老師上課講授的知識,也更加融入建中的校園生活。

在建中遇到最挫折的事?

當時在建中因為分班,每次考試的成績除了班內會比較之外,也會有和其他班之間的競爭,所以我自然而然的被班上同學視為是拉高全班英文平均的「主將」。

我還記得考試當天,我是多麼自滿,宛如即將要步上必勝的戰場般意氣風發。但是當我看到考卷的那一剎那,我愣住了!

當時的考題是克漏字,所以必須在給出的字首和字尾間,把「這次考試範圍內」的單字填進去,對我而言,明明答案就有很多不同可能,為什麼一定是要背誦過、出現在這次考試範圍內的單字才有正確的價值?這樣又能夠測出一個人真正的英文實力嗎?這也是我對於這種考試系統的懷疑。

考試結果出來,英文是母語的我,考了全班倒數第二名。

你怎麼看美國和台灣的高中教育?

雖然大家常說美國的高中生很自由,從來不用補習,下了課就是運動、打球,讓我跟你分享我一天的作息:我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三點上學,放學後固定做兩個小時的義工,回家吃晚餐,晚餐後一路唸書到半夜兩點。我另外的朋友可能是這樣子過生活的:同樣的時間在學校,放學打球打到吃晚餐,晚餐後就開始看電視。

我跟我的朋友感情依然很好,雖然大家常會說學習很容易受到身邊朋友的影響,我想讓我持續學習的信念就是那種發自內心,對於學習的熱愛吧。即使是你很不擅長的科目,也要盡自己所能去證明"Yes, I can."這也讓我回想起我在建中的日子,即便是鴨子聽雷,還是不放棄去促使自己進步,訓練自己找尋各種資源,同時堅定的往目標前進。

到哈佛之後,你覺得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大家都說上了哈佛,就要你死我活的爭著讀書,但我覺得如果你懷抱這個想法來到這裡,那就太可惜了。想想你自己活到 80 歲的時候,如果有機會坐著時光機回到 20 歲的當下,你想對當年的自己說什麼?我想絕對不是懊悔自己當年 GPA 太低的事吧!

哈佛大學從 1938 年起做了一個研究,對 268 位哈佛大學的畢業生,從大二起的人生進行記錄,這 268 位學生中,有些人成為非常成功的人物,其中一位就是約翰甘迺迪先生,他當上了美國總統;但是其中也有哈佛畢業生走上了完全反方向的路,他們很早就過世,離了婚,甚至沈迷於酒精和毒品。

同樣都是哈佛學生,你有想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嗎?研究結果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影響一個人長壽、健康或是快樂與否的要件之一。所以,你還在中午的時候一個人吃飯嗎?又或是成天埋首書堆中呢?也許你剛忘掉的,是成績單上 GPA 所定義的自己,試著建立人際關係的 GPA 吧。

對我而言,我在哈佛最大的資產就是我所認識的人們,這裡遇到了許多優秀、同時也極度認真的人。我的兩個室友,一個是電腦科學的奇才,另一個是非常有想法的穆斯林女性,跟他們一起共度的生活經驗,給了我很深的啟發。同時,我也和朋友共同創辦了"Franklin Fellowship",比起圍繞在酒精上的派對,和只有"How are you doing?"的對話,我們開始了定期的晚餐聚會,透過共同料理食物、透過分享彼此的生活,讓我得以和我珍惜的人相處的美好時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邀請我的父母參加這場晚餐聚會,當我親眼看到我的朋友和我的家人之間的互動,那蘊藏其中的親密、溫暖和信賴,真的很難形容有多麼的奧妙。

你怎麼看台灣學生在國際舞台上的優勢和劣勢?

台灣人應該是我見過對於外來文化接受度最高的國家,同時對於不同文化的適應性也很高。但是同時我覺得,不只是台灣人,普遍大家都習慣性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勇於跨出第一步非常困難,但也至關重要──如果你永遠停滯不前,你永遠無法發掘到這個世界的精彩奇妙之處。

從我的觀察出發,我希望台灣的學生能夠善用自己對於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同時也把握機會到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生活環境見識,唯有當你遠離家鄉、離開舒適圈的時候,你才最有機會去改變那些你認為深根蒂固的積習。

後記:和 Stephen 見面的那天,正好是他的 23 歲生日,很難想像才 23 歲的他已經有如此豐富的閱歷,和 Stephen 談話的同時,他時不時的拿起手中的 moleskin 筆記本,記錄下他的任何想法、to do list,還有今天所見到的人名。

當我問起 Stephen 他的生日願望,他歪著頭想了想,「我覺得與其在我的履歷表上多加上一兩行經歷,我更想探索的是未來的我會是什麼樣的人,影響我很深的一句話來自於比爾蓋茲在 2007 年畢業典禮上的致詞:你被給予得愈多,加諸在你身上的期望也就愈高(From those to whom much is given, much is expected),比爾蓋茲說他花了三十年之間才體認到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的不平等,身為哈佛的學生,我們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機會和優勢,但同時我們也有責任對社會做出正面的貢獻,即使是遠在地球另一端和你毫無關係的人。

我固然期待我的哈佛經驗會帶領我到新的環境,但我也希望自己能夠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連結、更能夠為他人設想,擁有一顆溫暖的同理心。」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哈佛大學校園風雲人物 Stephen Turban:我的建中印象,和想給台灣朋友的一些話》,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哈佛大學最「狂」的一門課──「如果你沒聽過 CS50,請別說你讀過哈佛」
我是如何被哈佛錄取的?──推薦信切忌寫得太冠冕堂皇、計畫書「務實」最重要

作者簡介:

Alice Yang,無可救藥著迷於 storytelling 的浪漫主義者,最近的興趣是 virtual reality 和 meditation,濃縮咖啡和希臘優格是每天賴以維生的精神食糧,沒有耳洞,但是喜歡欣賞美麗的耳環,心情不好的時候網路拍賣下單是唯一解藥。 骨子流著天生的記者血液,不想錯過任何生命中發生的新奇事物,立志成為熱血碼農但總是失敗,因此決定用文字代替程式碼,去紀錄一段段世代的呢喃。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