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街10號主人換不停?《經濟學人》:這些原因讓當好英國首相成為「不可能任務」
英國原首相特拉斯上任才短短45天,就因其財政計畫引發嚴重經濟危機,被迫辭職下台,成為英國史上最短命的首相。《經濟學人》近日重新刊登〈為何英國首相的工作是一項不可能任務〉一文,剖析英國歷屆首相任期為何愈做愈短,以及該國政治體制如何讓首相成為一項極為繁重的「非人」工作。
當好英國首相是「一項不可能任務」
回首過去43年,英國近8任首相任期越做越短,從柴契爾的11年半,到強森的3年多,再到特拉斯的45天,首相更替速度之快,為英國政局帶來諸多動盪。《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s)指出,英國前首相貝爾福(Arthur Balfour)1902年至1905年在位期間,多數時間都在進行私人活動,而非處理公務,但如今的英國首相卻是日以繼夜埋首工作,最終慘遭疲勞壓垮。
英國知名記者查理斯(Steve Richards)曾在其著作《首相們》(The Prime Ministers)這樣形容英國首相的生活:勞苦地脆弱(toiling fragility)、極致地癱瘓(fearful paralysis)、令人苦惱地無能為力(wretched powerlessness)。事實上,英國過去6任首相的執政生涯皆以淚水告終,就連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和梅伊(Theresa May)也不例外。
2019年,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任命強森(Boris Johnson)為首相時曾對他說:「我不明白為何會有人想從事這份工作?」一語道破擔任首相的勞苦愁煩。然而,作為全球「最老牌民主國家」的國家領導人,何以淪落至此呢?
保守黨領袖強森7日上午承諾將辭去英國首相職務。(美聯社資料照)
首相身兼多職,出現「功能失調」現象
對此,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講師賈奈特(Mark Garnett)在其著作《動盪時代下的英國首相們》(The British Prime Minister in an Age of Upheaval)中指出,英國首相一職及整個內閣系統早已出現「功能失調」(dysfunctional)的情況。
《經濟學人》表示,與世界各國領導人相比,英國首相的職務範圍相當廣泛,必須同時身兼國家最高行政首長、執政黨黨魁、外交使節、國會議員等多重職務,如今甚至還多了「抗疫戰士」的身分。從歷任首相施政表現來看,很少有人能兼顧全局,顧此失彼往往是常態,而每週例行的「首相答問環節」(PMQs)更是讓在位者備感壓力。此外,隨著國會議員反叛的情況增加、網路媒體大幅壓縮官方決策時間,英國首相的工作強度可說是與日俱增。
2013年,英國史上任期最久首相柴契爾夫人離世(圖取自網路)
權力過度集中在首相
賈奈特指出,歷任首相過度將權力集中於唐寧街10號(10 Downing Street),即是導致首相工作繁重的主因之一。柴契爾夫人和布萊爾(Tony Blair)在位時,都接管了外交及教育事務,因為他們認為原來主責的機關對於外國人和教師過於友善,不符其施政方針。
此情形與1960年代大相逕庭,當時政府的運作多依靠各部會分工進行。像是,時任內政大臣詹金斯(Roy Jenkins)決定鬆綁同性戀及墮胎相關法規時,並沒有受到時任首相威爾遜(Harold Wilson)過多的干預。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主張舉行二次公投,讓民眾再選擇一次是否脫歐。(美聯社)
出現「總統化」趨勢
賈奈特也強調,英國首相近年有逐漸「總統化」的現象,開始嚴格控制內閣成員,試圖掌握全局,並在選舉期間進行高度個人化的競選活動。而當首相掌握國會多數席次時,上述情況尤其容易發生。
賈奈特認為,推動政府組織改革勢在必行,恢復舊有內閣制即是解方之一,因為在此制度下,首相被視為整體內閣的「同儕之首」,但仍然與其他閣員處於平等位階。不過,在英國政壇癡迷於個人魅力的文化下,更為務實的作法恐怕是接受「首相總統化」的趨勢,並增設一個資源充足的首相部門,協助處理政務。
英國前首席顧問康明斯(Dominic Cummings)2020年便曾向強森提議,創建一個類似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控制中心」(mission control room)作為內閣辦公室,透過大量即時數據,協助首相進行決策,但該提議最終到遭強森駁回。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