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詩意畫》之「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左:國畫作品《夜上受降城聞笛》人物局部;右:陳逢顯,台灣著名毫芒微雕大師特別為本期專欄創作書畫作品。
左:國畫作品《夜上受降城聞笛》人物局部;右:陳逢顯,台灣著名毫芒微雕大師特別為本期專欄創作書畫作品。

▲左:國畫作品《夜上受降城聞笛》人物局部;右:陳逢顯,台灣著名毫芒微雕大師特別為本期專欄創作書畫作品。

出自唐代詩人李益所作七言詩《夜上受降城聞笛》,白話直譯是「夜幕降臨,不知何處傳來悠揚的蘆笛聲,遠征的人深情回望家鄉的方向」。

詩作背景

李益(約七五○至約八三○),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至河南鄭州。大曆四年(七六九)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七八三)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建中元年深秋或初冬,李益到靈武,依附朔方節度使崔寧,期間寫下了這首的《夜上受降城聞笛》。

詩詞原文

《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思鄉之情的詩作。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樂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詩的開頭兩句,寫的是登城時所見的景色。短短兩句,內涵卻極為豐富,既交待了詩作的地點、時令,又把眼前景物寫的生動逼真,烘托了詩人的心境。

秋冬季節,月光皎潔而清冷,照在一望無垠的沙地上,沙地反射出雪一樣的白色光芒。不知是不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湧入了詩人的思緒,激發了月光如霜、沙地似雪的精妙比喻。

和平年代,月光、沙地,讓人聯想到浪漫的約會、溫柔的愛情、和諧的家庭。但在那個戰火可能隨時爆發時代,詩人眼中白沙似雪、月光如霜,牠們都是冰冷的,透著寒氣的,仿佛空氣中凝結著戰場特有的肅殺之氣。

秋冬已至,氣溫驟降,到了家裡給戍邊將士寄寒衣的時候,家中妻兒老小是否安好?前兩句對時令轉換的描寫,為後兩句的感情昇華做好充分鋪墊,自然銜接,渾然天成。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一夜間徵人個個眺望故鄉。

蘆管,起源於古代波斯,是一種用竹或銅製成的管狀樂器,長約十九厘米左右,開七孔,上端裝一蘆葦制的簧哨。擅於演奏速度較慢、纏綿悱惻、哀傷動人的樂曲。這種樂器在東晉之時傳入中原,南北朝至唐代極為盛行。白居易曾有《聽蘆管》詩云:「幽咽新蘆管,淒涼古竹枝。似臨猿峽唱,疑在雁門吹。……」

邊塞生活艱苦,官兵精神寂寞,小巧而便于攜帶的蘆管便成為戍邊將士排解寂寞的伴侶。在這個寧靜的夜晚,月光柔和,天地空靈,來自家鄉的熟悉的音樂,讓這些在生死線上穿越回來的老兵無不動容。這悠揚的蘆管聲,仿佛是故鄉親人的召喚,觸動了將士們沉重盔甲包裹之下最柔軟的內心,激活了他們在粗獷枯燥生活中變得麻木的情思,也燃起他們心中熊熊的思鄉之火。

偉大的詩作常常舉重若輕。李益沒有著墨于波瀾起伏的情緒,沒有著墨于盼歸返鄉的急切,而是以人物的情態行為展現其心理,把濃重的感情全部融入將士們的回眸一望。這一望,望的是家鄉的方向,望的是父母妻兒的期盼,望的是對安定和平生活的嚮往。

中國的政治家歷來主張「慎戰」,中國軍事史上少有窮兵黷武的軍人,中國老百姓渴望的是「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定生活。但是面對外敵入侵,這些農民不得不捨棄田園,「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到邊疆去應戰。

詩人李益在童年時代見證了安史之亂造成的天下大亂、生靈塗炭,他對和平有更深的領悟,對「徵人」戍邊有更深的理解。因此,他的邊塞詩在蒼涼遼闊的意境之外,更加註重官兵的內在情感。這首《夜上受降城聞笛》,以精妙絕倫的比喻、以蘊藉含蓄的手法,將詩情、畫意與音樂美熔於一爐,把我們帶到一千多年前西北邊陲的受降城上,帶到那個月光清冷的夜晚,帶到那群心懷美好生活卻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可愛將士身邊。

劉禹錫《和令狐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中提到李益,有「邊月空悲蘆管秋」之句,可見此詩在當時已傳誦很廣。《唐詩紀事》說這首詩在當時便被「度曲入畫」,成為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