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可公開悼念六四天安門事件 中港人參與中正紀念堂廣場活動

獻上鮮花燭光,寫下留言哀悼。六四天安門事件35週年,台灣是當前兩岸三地中,唯一可以公開悼念之地,民團在中正紀念堂前廣場舉辦活動,不少在台的中國人、香港人都特別前來參與。

在台香港人說道,「我覺得是要紀念一下,所以就特地過來。」

在台中國人表示,「我覺得也是一種責任吧,就是我覺得對於記住歷史,歷史記憶是很重要的。」

傍晚登場的晚會以「追求民主,無畏無懼」為主題,六四親身經歷者、中國海外青年都現身聲援,並在8時09分進行默哀儀式。

台灣民眾提及,「滿在意就是人權、民主,沒有這些的話,孩子他也不會有,一個好的環境去成長。」

總統賴清德PO文指出,紀念六四,是因為大家都有共同信念:唯有民主自由,才能真正保護人民。副總統蕭美琴表示,除了努力維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也要時刻謹記,一個值得被尊重的國家,應保護人民自由發聲的權利。行政院長卓榮泰則說,會繼續記得六四,用記憶提醒彼此,民主、自由和人權是不斷追求、努力堅持的生活方式。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對於上世紀80年代末,發生的那場政治風波,中國政府早有明確結論,我們一貫反對任何人以此為藉口,攻擊抹黑中國,干涉中國內政。」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警力嚴加部署。天安門城樓預約網站更發出公告,六四這日全天關閉。香港警方也全副武裝,在以往舉行六四燭光集會的維多利亞公園周圍戒備,場地更連續2年被市集活動租借。而一旦民眾自主紀念六四,香港特首李家超強調,任何活動都必須「合法」。

香港特首李家超指出,「政府對於公共活動的立場非常明確,任何人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依法進行。」

每年六四前,都會刊登紀念禱文的香港基督教週報「時代論壇」,最新一期頭版罕見「開天窗」留白,社論中寫道「近年香港社會的變化,翻天覆地。某些人的經歷與回憶,顯得格外敏感。要無負歷史與讀者,惟有將文字化作空格與一片白,以應對當前局勢。」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蘇貞昌批:中國背棄對港人承諾 還立法管全世界
港人燭光悼六四 估18萬人為去年1.5倍
六四29週年香港紀念縮減 中國籲美勿干預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