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蟑螂搶註冊 拖欠20億沒還

中國時報【柯宗緯╱高雄報導】 台船英文商標權風暴,雖在兩岸官司全勝,但若非當年「台灣正名運動」,中船硬是被改名為台船,就不會遭人見縫插針搶商標註冊,弄得滿城風雨。這場商標爭奪戰,起因廿多年前商船買賣糾紛,船東欠下20多億尾款未償、船東兒子反而以商標權當作談判籌碼,展開一連串的復仇戲碼。 熟悉內情的台船高層指出,民國70幾年,中船創始股東許文華握有0.39%股權,他名下益利公司向台船訂了2艘散貨船,總價20多億元,當時政府鼓勵「國輪國造」政策,以因應造船業不景氣,祭出優惠條件,可先預付5%訂金,再慢慢償還借貸。 未料,中船已交付2船給「益利」,對方起初還了1、2億元,事後卻以經濟不景氣為由,惡意拖欠尾款。民國76年許文華逝世後,兒子許志堅繼承父業,他順著2007年「正名運動」,中船改名為台船之際鑽漏洞,悄悄在台北成立「中國造船公司」。 接著註冊中船及CSBC(原中船英文縮寫)2個商標,遭台船控告侵害商標權,法院認定台船前身為中船,且為國際眾所皆知的知名船廠,許最後敗訴,更名為「中華國際造船」。許因使用CSBC標識,被判刑6月。 台船高層表示,許志堅不滿「父債子還」,頻搞小動作,雙方結下梁子,他不僅在台灣,更在大陸、美國、歐洲等地註冊中船、CSBC商標,「簡直像蒼蠅一樣拍不走」,但相繼吃癟。 惟台船副發言人林福堂強調,整件事起因是商船交易糾紛,與台灣正名運動無直接相關,雖然對方在商標權官司接連敗訴,但20多億債務尚未解決,雙方還在談和解中。 商標執業人員指出,台船一次奪回「台船」、「中船」、「CSBC」等3個商標權,相當罕見,雖然台船稱實質上不影響生意,但無形中早已失去訂單。他建議,企業在更名前,預先設想行銷的國家有哪些,提早在當地登記商標,避免有心人士搶註,最後還得向「商標蟑螂」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