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精準治療!NGS納健保含括19癌 國衛院打造首座本土癌症基因庫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2023年的相關癌症醫療支出近1,400億元,占國家總醫療預算近2成。次世代基因定序(NGS)5月1日起納入健保,透過檢測生物標記尋找基因突變,進而評估標靶藥物精準投藥,預計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

合作示範計畫打造我國本土癌症基因庫 促NGS納健保
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計畫啟動。(圖/中天新聞)

癌症長期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司徒惠康院長特別指出,國衛院2019年成立「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到目前已經與36家人體生物資料庫、5家國際藥廠、17家醫院合作,截至今年5月共收案近2000例,對象為肺癌及5種消化道癌症,包括胰臟癌、胃癌、食道癌、膽管癌、膽囊癌。此計畫不僅促進了臺灣精準醫療體系的發展,也推動了醫療大數據的建立和應用,進一步加速了新藥的研發和核准,為台灣癌症病人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

計畫同時成功建立臺灣首個本土臨床基因組數據庫(Clinical-Genomic Database,CGDB),期能累積真實世界數據加速未來藥物的開發和核准流程。截至2024年5月已收錄近兩千筆珍貴真實世界臨床與癌症基因資料,為未來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寶貴資源。

<strong>針對NGS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說明NGS的健保給付將涵蓋19種癌症。(圖/資料庫)</strong>
針對NGS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說明NGS的健保給付將涵蓋19種癌症。(圖/資料庫)

針對NGS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說明NGS的健保給付將涵蓋19種癌症,包括14種實體腫瘤和5種血液腫瘤,以NGS及單基因檢測提供民眾多元選擇。給付區分為BRCA、小套組、大套組等三種,依檢測基因數支付不同點數,最高支付定額3萬點,另依專家建議各癌別之檢測時機不同,每人每癌別可終生給付一次。

石署長強調,為確保檢測品質並評估後續健保治療藥物的反應與療效,醫事服務機構申報醫療費用須併同上傳檢測結果,以確保能夠在評估給付效益和調整政策時有足夠的實證數據支持。未來若有新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時,醫療機構可以通過資料庫即時查詢藥物的適用條件,避免病人重複接受檢測,從而提升治療效益並降低經濟負擔。此外,健保署亦將致力於促進更多的臨床試驗和新藥的媒合,期許為民眾提供更多及早的治療機會。

延伸閱讀
「代理孕母」將解禁!同婚、單身女性皆適用 不可要求「酬金」
調漲「補充保費費率」擴充財源?石崇良證實:520後啟動討論
每5位更年期婦女就有1位三高異常!「護心5要訣」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

💪🏻2024健康生活大調查~填問卷抽萬元健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