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網路特性 學者建議公部門化被動為主動

針對近日網路討論「青少年暑期打工」與「網路詐騙」等社會議題,常關注時事議題的中原大學資管系金志聿老師提醒公部門,如能運用現有犯罪資訊,建立一套辨識詐騙犯罪的工具,而非將資訊僅呈現在網頁上,公部門應化被動為主動,或許能讓受騙者在懸崖邊勒緊韁繩。

(李明朝報導)

網路詐騙已行之有年,為何案件仍層出不窮?金志聿老師表示,詐騙手法常以「資訊不對等」與「民眾慾望」來利誘民眾從事非法或受騙行為,雖然換湯不換藥,但比起過往手機訊息與來電的詐騙,現今的詐騙手法善用各項社群媒體與包裝手法來營造逼真的情境。從網路聲量的變化即可發現,近幾年每到四、五月,網路上就會開始出現不肖業者「暑期打工」招募詐騙文章,容易讓涉世未生的青少年,一步步卸下心防而信以為真地上鉤。

金志聿老師提到,現行教育部與警政署常鏈結各大教育與社會機構,在學生寒暑期放假前都會進行防詐騙宣導,但宣導實質的效益未必能有效彰顯,倘若能運用現有犯罪資訊建立一套辨識詐騙犯罪的工具,而非將資訊僅呈現在網頁上,化被動為主動,或許能讓受騙者在懸崖邊勒緊韁繩。像是可套用「Whoscall來電辨識」與「Line訊息查證」的「預先辨識」與「智能查證」概念,整合過去犯罪資料,如詐騙犯罪慣用手法、常用的文字訊息與誘拐套路等,建立過往犯罪模式,讓受害者能夠將所親臨的狀況與過去資料比對,妥善評估將承受的風險,以降低青少年的受騙風險。

除了政府與社會的協同努力,金志聿老師認為,培養民眾的「網路素養」才是避免詐騙的最佳解決方法。教育部先前提倡的108課綱,推動素養導向的教與學,期許教育模式從過去的知識導向轉而素養導向,而「素養」講得白話些,就是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社會」的能力。時至今日,網路與社群媒體已不再是「虛擬」,對於e世代的孩子們來說,更是「現實」,如何讓孩子們因為網路而提早進入社會並處理潛在的威脅,正是現今教育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