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 竹崎休閒果園 周六日免費採果

黃慈恩在竹崎鄉經營休閒農場,種植大面積火龍果,找嘸工採收,缺工成日常,周六日免費開放入園採果。(廖素慧攝)
黃慈恩在竹崎鄉經營休閒農場,種植大面積火龍果,找嘸工採收,缺工成日常,周六日免費開放入園採果。(廖素慧攝)

嘉義縣竹崎鄉是火龍果產地,面臨人口老化、缺工的挑戰,果農們雖然互助交流仍難因應。經營休閒農場的果農黃慈恩結合旅遊,周六、日開放免費觀光採果,希望透過農場體驗帶動更多人認識水果農業。

中華福爾摩沙農業休閒旅遊產業聯盟理事長黃慈恩在竹崎鄉沙坑村經營約10公頃面積的果園,火龍果是大宗,還混合種植芭樂、荔枝、鳳梨、芒果、低海拔水蜜桃、文旦、香蕉、茂谷柑、綠竹筍、麻竹筍等作物,一年四季都是產季。

黃慈恩說,老農日漸凋零,缺工成為常態。他種植果樹有數十年經驗,友善農法很需要人力,但缺工已是日常,外籍移工政策有諸多限制並不符合農村實際需求,農民也很無奈。

2年前黃慈恩集結全台各地的休閒農場、民宿、旅遊、農特產品等業界,成立「中華福爾摩沙農業休閒旅遊產業聯盟」,推動農業與觀光旅遊結合,以期引進國內外觀光客到農場旅遊,帶動農場的消費力。

黃慈恩說,他的果園種植的火龍果全年可收成,7月已進入盛產期,日照長又烈,火龍果還來不及長成大果就會快速轉紅,但未熟成的小果賣不到好價格。

為此他加強管理果園,除草、套袋就已忙得不可開交,收成期找不到工人來採收更困擾,幾乎全靠家族人力投入,或農友互助,採果、包裝、運銷都要包辦,仍力有未逮。

開放果園觀光採果就成為策略之一,黃慈恩說,他種火龍果以合約規格及價格供應北農、網購業者,同時周六日開放免費參觀採果,讓遊客體驗果農的日常,以及現採現吃的新鮮美味,若吃得意猶未盡可以購買帶走。

黃慈恩說,他還種紅火龍果、雙色冰淇淋火龍果、外黃內白的麒麟火龍果等多種品項,火龍果花也是食材,可以炒肉絲、炸火龍果花,疏果下來的小果可製成酵素或液態肥料,用途多、經濟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