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明年春旱 談乾旱國家管理策略

作者:賈新興 (氣象專家)

乾旱和你想的不一樣,不是只有缺水而已,乾旱來的無聲無息也是一場長期的賽局!全球暖化,讓大旱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如果只有乾旱的危機處理,沒有國家級的乾旱管理政策,臺灣也無法倖免!

今年降雨現況

2017年1月到9月台灣逐月的累積降雨量為1318.4毫米,和氣候上每個月應該有的累積降雨則為1629.9毫米相比發現,今年到目前為止全臺雨量少了約2成,甚至比2014年和2015年乾旱發生初期2014年逐月的累積降雨少。

降雨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太平洋高壓明顯西伸偏強的緣故,颱風不是跑到日本東方的遠洋上就是路過港澳。

由於降雨不如預期,水利署及所屬各區水資源局自8月起已召開18次水情檢討會議,相較往年也提前二個月檢討因應。

基隆地區水情自9月1日起轉變為綠燈(水情稍緊)外,10月1日起桃園及臺南地區水情燈號也轉為水情稍緊的綠燈。

水利署提早提醒民眾乾旱的警訊,並以106年12月底前保守操作下,維持民生及產業供水穩定為努力目標,但秋冬及明春的降雨趨勢如何呢?

未來影響降雨的氣候因子

秋冬至春季影響臺灣降雨的重要氣候因子就是聖嬰現象,以往9月預測11月的聖嬰指標成功率高達9成以上。

最新的預測顯示,今冬將近55%機會可能出現弱反聖嬰現象。反聖嬰如果在今年冬季成形,明年春季的降雨可能就不是那麼樂觀了,接下來可能又將面臨一場水資源短缺的狀況。

負責水資源調度的政府相關部門或是對於水資源敏感的產業界,需要及早因應這可能的情境!

乾旱和你想的不一樣

乾旱和你想的不一樣,不是只有缺水而已,它來得無聲無息也是一場長期的賽局。

根據聯合國統計今年上半年,前10大受天災事件影響最多的人口數就有8個是乾旱,其中2015年9月至今年4月衣索比亞的乾旱影響將近1020萬人口最多!

全球暖化,讓大旱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臺灣也無法倖免,最近一次的大旱出現在2002年,全年雨量只有一千五百毫米,比平均少了一千毫米。

石門水庫幾近無法出水,台北市更進入第三階段限水,也就是分區輪流供水,不論是哪個區,一星期停水三天。2011年、2015年的春旱,最終盼到一場及時雨,緩和缺水的乾渴,但如果少了這場逆轉勝的及時雨呢?

國家乾旱管理政策

「水」已經成為世界共通的難題,世界經濟論壇於2015年首次將「水危機」列為對人類衝擊最深遠的首要危機,2016年和2017年更連續兩年,把「水危機」列為影響衝擊的第三名!

世界氣象組織在2013年提出乾旱國家管理策略時提到,乾旱涉及水資源、糧食安全、產業發展和國土開發等議題,需要有完整和長遠的國家乾旱管理政策。

所謂的國家乾旱管理政策,包含三個面向,第一是積極的減緩和規劃措施以及資源管理,第二是加強國家、區域和全球觀測網絡的合作,以提高公眾認知和防範,最後是政府要全面結合公私部門夥伴關係、結合保險、金融戰略,投入抗旱準備計劃。

前瞻計畫的水環境計畫喊出「不缺水、不淹水」的目標,確實台灣年降雨量2500毫米,是全球人均量的2.6倍,卻使用不到1/5的水量,形成全球前50名缺水國家。

全台灣降雨量只有15%的比例被留下來飲用或灌溉,需要更多創意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把更多的降雨留下來。

另外,台灣自來水管線漏水,每年十億立方公尺,相當兩個半的石門水庫的水就無聲無息的流掉了。

家庭生活中,是否可採用二元供水系統,將雨水或還可使用的廢水收集來用於沖洗。在香港沖馬桶用水是用海水、日本也有儲存洗手廢水用以沖洗小便斗的創意設計。建物使用二元供水設備,更需政府修訂建築法規,讓新建大樓普及採用。

乾旱和你想的不一樣,不是只有缺水而已,乾旱來的無聲無息也是一場長期的賽局!

全球暖化,讓大旱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如果只有乾旱的危機處理,沒有國家級的乾旱管理政策,臺灣也無法倖免!

___________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