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安全對話」各有所圖

From left to right, Indian Minister of External Affairs Subrahmanyam Jaishankar, Japanese Foreign Minister Toshimitsu Motegi,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Yoshihide Suga, Australian Foreign Minister Marise Payne and U.S. Secretary of State Mike Pompeo pose for a picture before a four Indo-Pacific nations'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 at the prime minister's office in Tokyo Tuesday, Oct. 6, 2020. (Nicolas Datiche/Pool Photo via AP)
圖片來源:AP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日本外相茂木敏充、澳洲外交部長潘恩(Marise Payne)、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10月7日在東京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這是繼去(2019)年四國外長在美國紐約首度舉行會談後,再度進行的一次對話,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上任後,日本首度召開的部長級國際會議。

「四方安全對話」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一環。按照美國副國務卿畢根(Stephen Biegun)的說法,「由於印太地區缺乏強而有力的多邊機構」,故須仿效北約,建立一個以四國為基礎,並擴大吸收其他成員加入的組織,目標就是「防堵來自中國的挑戰」。

面對美國國內疫情肆虐、川普本人又不幸確診的情況下,蓬佩奧雖刻意縮短訪日行程,但仍是有備而來。目的就如他接受《NHK》專訪時所說:「我是為了確認印度太平洋是自由、開放且依法統治,還有我們都反對中國共產黨帶來的威脅而來。」蓬佩奧強調,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課題不僅是美日澳印這四國,也需要東協(ASEAN)等區域全體一起團結對抗。」

我認為川普的選情正遭對手拜登的強力挑戰,蓬佩奧希望把共和黨競選團隊精心設計的「反中牌」,從國內打到國外,期能達成「出口轉內銷」的效果,為川普競選連任加分。

然而蓬佩奧的「反中」言論,並沒有在「四方安全對話」中產生共鳴。與會各國對於中共在東海、南海的軍事行動表示關切,也都同意蓬佩奧所說,在「維持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和繁榮」方面,具有共同的價值和利益;但日澳印外長卻在各自發表的公開聲明中,小心翼翼避免提到「中國」。我想最大原因就是這些國家至今仍無法擺脫對中國的貿易依賴。據全球金融數據公司路孚特(Refinitiv)計算,中國在2019年時已是澳洲最大貿易出口對象,也是日本第2大和印度第3大出口國。

如果日澳印三國企圖減少對中共的過度依賴,那就是要推動三國供應鏈的多元化,形成需求互補;但有中國大陸學者指出,中國目前為東亞商品及服務供給中心,與許多國家具廣泛產業聯繫,尤其在特定醫藥製品、原料化學製品等領域,中共更是為數不多之供應商,短期內很難被替代。

日本是這次「四方安全對話」的主辦國,「開放的自由印度洋太平洋」也曾是過去安倍政府提出的構想。所以首相菅義偉告訴來訪的蓬佩奧:「這一設想作為地區繁榮及和平的願景,在國際社會得到了廣泛的共識」,他所領導的政權,也將「堅定地推進這一設想作為基本方針」。

日本是美國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盟友,誠如日本「防衛研究所」(Japan’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高級研究員增田雅之所說:「日本必須追隨美國的戰略趨勢」;但對日本企業來說,經濟脫鉤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因為中國大陸的龐大市場、廉價且訓練有素的勞動力和高效基礎建設,對日本企業是極具吸引力的。

澳洲則從1970年代與中共建交後,就採取「政經分離」的政策,在經濟上依賴中國大陸市場,超過70%的煤、鐵和天然氣,都是出口到中國;但安全上則是維繫和美國的同盟關係,澳洲也是「五眼聯盟」的一員,和其他美國的盟友共享情報資訊。今(2020)年7月,澳洲和美日兩國還在西太平洋和南海舉行聯合軍演。但澳中關係在今年發生重大變化,中共不滿澳洲要求調查新冠病毒源頭,憤而抵制澳洲葡萄酒和其它農產品,這對澳洲經濟造成重大衝擊。澳洲外長潘恩在這次「四方安全對話」中,特別強調澳洲不會把矛頭指向「反中」,顯示澳洲仍重視與中共的經貿互賴。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印度應居印太體系的核心地位。由於中共已透過「一帶一路」倡議,掌控了印度的周邊鄰國,因此美國當然希望能拉攏印度加入「反中統一戰線」。雪梨大學副教授巴彭斯(Salvatore Babones)認為,「四方安全對話」成功的關鍵在印度,因為美國已經和澳洲、日本分別建立長久穩固的軍事盟友關係;惟有印度加入,這個四方架構對美國才有價值。

雖然最近中印邊境爆發歷史上最嚴重的衝突,但中印雙方有軍事對話機制,衝突不至升高到一發不可收拾。巴彭斯認為,就安全問題而言,「印度不見得需要美國」。儘管印度近期增加對美軍購,但其空軍仰賴的卻是法國達梭(Dassault)產的飆風戰鬥機(Rafale),而且也採購了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更重要的是,印度有不結盟的外交傳統,目前則是「上合組織」和「金磚五國」成員。印度運用多邊舞台在大國競爭中左右逢源,可為印度爭取最大的利益。

由於與會成員各有所圖,要把「四方安全對話」發展成亞太版的「小北約」,確實有相當難度。《華盛頓時報》9月27日報導,畢根認為若川普連任,「亞洲北約式」的聯盟構想,將在其第二任期中實現。但從川普上任以來的「退群」記錄,以及他處理與歐亞盟國分擔防衛支出的手法看,我認為畢根的說法可能太過樂觀;反而是若拜登勝選,聯盟成形的機會較大。

臺灣在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價值,受到印太體系內各國所重視,但臺灣非「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只能應邀參加其延伸架構「Quad-Plus」的對話。蔡總統在國慶演說中強調:「我們將積極參與未來的國際和區域新秩序的建立。我們會秉持『價值同盟』的原則,在國際社會廣結善緣,並且跟理念相近及友我國家,持續提升夥伴關係;我們也會更積極地參與區域及國際的多邊合作和對話。」

臺灣有需求也有條件,參與美國倡議的印太戰略體系;但鑑於這次東京「四方安全對話」成員的各有所圖,臺灣也必須問問自己,「我們所圖為何」?

【作者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