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了!谷歌、臉書續行在家工作 辦公室轉型為會議室和交誼廳

或許在不遠的未來,辦公室只是一個會議室,甚至不復存在?無論喜歡與否,武漢肺炎已徹底改變我們的工作及合作模式。(圖片來源/Pickpik)

《CNBC》報導,谷歌(Google)有62%員工希望能重返公司,但不是每天報到,谷歌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日前亦表示將試行「混合式」遠距工作,因為「變得更有彈性將是未來趨勢」。

包括谷歌、臉書(Facebook)等龍頭,矽谷各家企業在武漢肺炎推動下,競相發展更有彈性的工作模式,以爭取當前與潛在科技人才。

而民眾為了因應在家工作或上學,帶動「遠距商機」,全球筆電需求驟升,個人電腦7月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也為惠普(HP)、戴爾(Dell)第二季收益衰退止損在3%以下。

然而,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微軟(Microsoft)及網飛(Nexflix)高層認為團隊成員面對面更易激發創意,這是遠距工作難以取代的優勢。

矽谷要往全面在家上班邁進

「我們堅信,大家親自聚在一起能建立社群感,這對解決難題和發想創新至關重要,這點不會改變」皮查伊告訴《時代雜誌》,「但我們確實認為得創造一個更有彈性的混合工作模式」。

事實上,堅決拒絕踏進公司一步的谷歌員工已從5月的兩成降至一成,大部分人仍樂意在需要時回辦公室和同事面對面討論公事、提升合作成效、進行社交活動等等。

皮查伊指出矽谷通勤時間很長,若員工星期五還得花2小時通勤,他們那天根本無法安排其他計畫,「所以我想我們能改善這點」。

武漢肺炎爆發時,谷歌同意員工可在家工作到2021年7月,臉書也宣布類似政策,而推特(Twitter)更讓員工永久在家辦公。

臉書執行長祖克伯(Mark Zuckerberg)5月就向科技新聞網站《Verge》表示,他們欲成新工作型態的先鋒,未來5到10年,臉書逾半員工有望能永久以遠距方式工作;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亦肯定蘋果在虛擬世界中依然運作良好。

由科技巨擘領頭,遠距工作在矽谷颳起旋風,也帶動個人電腦商機。

遠距商機救了惠普和戴爾

遠距工作及教學帶動全球筆電需求,今年第2季個人電腦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主要是由筆電帶動。

《華爾街日報》報導,儘管桌電、印表機、影印機等辦公室設備銷量驟跌,在筆電救援之下,筆電市占率在全球排名前5的惠普和戴爾因此沒有過度衰退。

惠普7月筆電銷量與同期相比上升30%,總銷售金額達142.9億美元,比華爾街預測值多出9.5億,收益止損在-2%。

至於戴爾,其企業客戶收益減少11%,但一般消費者與去年同比成長18%,總收益呈現-3%。

科技業、個人電腦製造商或許還能樂觀看到遠距工作,然而金融業並不看好這個趨勢。

金融業表示看不到人母湯

《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報導,摩根大通集團(JP Morgan Chase)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認為面對面工作對激發創意至關重要,而摩根大通已逐漸召回交易與銷售部門員工至辦公室。

「一起(面對面)工作在合作、創意和訓練年輕人方面,仍有極高價值」戴蒙告訴《微軟國家廣播公司》(MSNBC),銀行有些部門的生產力下降了,尤其是星期一和星期五。

商業團體「紐約市合作組織」(Partnership for New York City)執行長瓦爾德(Kathryn Wylde)表示,缺乏面對面接觸,金融服務業很難招募及訓練新人。

洛杉磯對沖基金「赫丘力士投資」(Hercules Investments)仍要求數名員工至公司上班,高層解釋這是因為他們需要迅速溝通以回應市場波動,而Zoom並不夠及時。

面對面接觸最易激發靈感

史丹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布魯恩(Nicholas Bloom)表示,員工在公司工作確有好處,因為親身與同事交流特別能激發創新構想,而且最好的點子往往是在員工聊天時出現,這是視訊會議難以彌補的情境。

有些公司則比任何人都走在時代尖端,不僅打破工作地域,連朝九晚五都一併捨棄,例如全球第二大開源代碼託管平台GitLab,它自從2014年成立就讓員工自選上班地點和時間。

在武漢肺炎下,GitLab猶如模範甚至先知,《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亦盛讚這種模式顯著提升個人工作效率,但也坦承這在研發、創新等互賴型的團體活動上有所侷限。

「就算線上開會與當面討論的內容都一樣,科技也難以完整傳達一些微妙的社會情境與背景語境」《哈佛商業評論》表示。

更多信傳媒報導
城市青草採集者──林芝宇、賴瑋婷 「大自然藉身邊雜草親近人們」
不是只有沙士!黑松引進澳洲名酒尬誠品、大同亞瑟頓 搶攻葡萄酒市場
台北市政體檢》社會住宅目標大縮水、進度僅18.5% 柯文哲承諾面臨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