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會考後,升學志願怎麼填?

image

作者: 親子天下編輯部 / 插畫:牛奶人

Q1:十二年國教,對學生和家長影響最大的是什麼?

九年國民教育是依據《國民教育法》規定,免試、免學費、強迫入學;而十二年國教最大特點則是,不論以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都不採計在校成績,也不強迫入學。對家長和學生影響最大的地方:

免學費政策:無論是高職、綜合高中和五專一年級學生,不管公私立一律免學費,沒有家戶所得限制。讀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家戶所得一百四十八萬以下,不分公私立也一律免學費。但仍需繳交雜費和代收代辦費。

入學管道改變:多數學生都可以免試入學,有學術傾向和體育、藝術、職業類科傾向專長的學生,可以透過特色招生入學。

Q2:要遷戶口到想念的高中戶籍區嗎?

免試入學區和國中小的學區概念不一樣。國中小學區是以鄰里為分界;免試入學就學區則是大學區,以縣市為分界,全國共分為十五個「就學區」。譬如,「基北區」就涵蓋了基隆市、台北市和新北市,只要是這三縣市應屆畢業生,都可以參加這三縣市所有學校的免試入學,不需遷戶口到所謂「明星學區」。

十五個就學區,除基北區(含基隆市、新北市、台北市)、桃連區(含桃園市、連江縣)、竹苗區(含新竹縣、新竹市、苗栗市)、中投區(含台中市、南投縣)、嘉義區(含嘉義市、嘉義縣)之外,其他縣市基本上都以單一縣市為範圍。

Q3:國中教育會考怎麼考?考些什麼?

九年級學生於每年五月實施會考,採全國統一舉辦,為期兩天。相較於過去基測只有選擇題,會考題型為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型。命題依據與基測同為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能力指標。評量科目為國文、英語(包含聽力)、數學(包含非選擇題型)、社會、自然及寫作測驗。

Q4:會考的成績結果,如何呈現?

會考各科評量結果:國文、英語、數學、社會及自然評量結果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的「三個等級、四個標示」(見下表)。也就是在三級:精熟、基礎和待加強當中,會再進一步於精熟(A)中,再標示區分(A+、A++);基礎(B)再標示區分(B+、B++)。

image

其中城鄉差距極大的英語科,英聽為三選一的選擇題型,而且為降低考生壓力與焦慮,英聽以基礎簡易的試題為主,成績只區分「基礎」與「待加強」;寫作測驗則分為一至六級分,再根據級分轉換為積分。

Q5:孩子想去的學校太熱門,學生登記人數超過學校招生名額時,會怎麼處理?

當學生登記人數超過學校招生名額,就會用到超額比序。原則上全國十五個免試學區在進行「超額比序」時,首先都是比包含均衡學習、多元學習表現、會考成績等「整體總積分」,在整體同分情況下,之後才分別逐項比序,每一區超額比序順序都不同,細節需參考各就學區免試入學簡章。

如一○五學年度的基北區比序順序是:總積分→多元學習表現積分(含均衡學習、服務學習)→國中會考積分(含等級加標示,以及寫作測驗的換算總積分加總)→志願序積分→會考各科等級加標示(國文→數學→英語a社會→自然→寫作測驗)。

Q6:填志願序時,要注意什麼?志願序會如何換算成積分?

「填志願」這件事,在過去是考完試拿到成績後,不用花腦筋,依前幾年的每一所高中職最低錄取分數排名,花幾個小時就可以填好;現在,則是學生從升上國中就要開始關心的事情。十二年國教時代,「填對志願」將成為個別化高,需要量身訂作的「專業」,對家長和老師,都是一個陌生但重要的領域。大人必須幫助孩子,用國中三年的探索和學習,才有能力填好志願,找到適合的學校。

十五就學區選填志願的規定不同。以一○五學年度來看,除宜蘭區幾乎大家都決戰第一志願之外,其餘十四個就學區都有採計這個項目。從現實面來看,志願序填不好,後果跟會考考不好一樣嚴重。

以基北區為例,免試入學的每位學生至多可選填三十個志願;若有參加特招,可再多填一個志願序。高中、高職可混合填選在不同志願序中,而選填高職時,可連填同一校的不同類科,這時志願序會視為同一個志願,積分相同。

例如:基北區學生以A職校為第一志願,並連續選填A校的電機科、電子科、資訊科、綜合高中科等四科組,則這四科組都會視同第一志願序。但若是把A校電機科、電子科連填,中間插另一所B高中,接下來又填A校的資訊科,則B高中會視為第二志願序,A職校的資訊科會視為第三志願序。

志願序群組各就學區不同。如基北區是五個志願序一個群組,第一到第五志願都是三十六分,第六到第十志願都是三十五分,若全部填滿,最少也有三十二分。今年在桃連、竹苗、台南、屏東與花蓮,則是每三個志願序視為同一組;嘉義市六個志願序為一組;中投、雲林與高雄為十個志願序為一組;彰化是二十個志願序一組;而一個志願序就一組的則有台東、澎湖與金門。

由於跨一個志願序群組時,分數會有落差,因此第一志願群組的最後一個志願,要特別留意選填,建議儘量填寫自己衷心喜愛、且保守預估可上的「保險志願」,儘量在第一個志願群組內就分發到自己所填的學校。

Q7:要如何掌握超額比序的訣竅?

當免試入學成主流,超額比序的遊戲規則不可不知。建議家長陪著孩子,掌握下列六訣竅,看懂自己學區的超額比序,並了解各項目的得分特質與孩子的強項,將可幫助孩子在免試入學時,進入理想的高中職。

一、看清自己學區採計的項目:首先刪去不需要比的項目,是降低焦慮第一步。

二、看超額比序總分,了解每個項目占比:不是每區總積分都為一百分,如基北區是一○八分,宜蘭區只有四十八分。

三、了解計分方式是否有擇優採計,儘量以孩子的優勢取分:所謂「擇優採計」是指在許多項目中,孩子只要挑優勢能力採計即可拿分。例如,桃園區的「均衡學習」與「多元學習表現」,只要在四十分中拿到三十五分即是滿分;高雄區「多元發展項目」共一百分,也只採計四十分為滿分。

四、把比序性質做分類,鼓勵孩子掌握自我優勢:

1.把握住人人幾乎都有分的「送分項目」,像均衡學習、畢業資格、適性輔導、品德等,確保不要被記過、失分。

2.只要努力就有的「加分項目」,像是服務學習、幹部、社團、體適能等,弄清楚得分規則後努力爭取。

3.他人很難拿到、而我的孩子很容易得分的「獨贏項目」,例如競賽、體適能額外加分等。

4.最後就是努力準備會考,擬讀書計畫,會考是人人都有分、但高低各不同的項目。

五、弄清比序順次:因為送分及加分項目多,很有可能發生同分狀況,同分時,哪個比序排在前面,就會成為關注焦點。

六、找到比序項目的意義,引導學習:面對既定政策,在不安與煩躁中,父母還是可以扮演比較積極的角色。最重要的是,擁有判斷學區超額比序項目的能力,為孩子調整學習方向,才不會被檯面上片面的意見牽著走,慌亂了心。還有,在每項比序中找到意義與價值,讓它成為教育孩子過程中的正向養分。

Q8:特色招生是怎麼招生?哪些就學區有舉辦高中的特色招生?

會考進入第三年,每年特招情形都不同。

目前特色招生可大分為兩部分,一是甄選入學,針對音樂、美術、體育、職業專業群科等,每年四月採取術科考試。另一種是考試分發入學,將採取學科測驗。同一類型招生以同一天辦理為原則,學校得選擇單招或聯合數校辦理。

以今年一○五學年度的十五就學區來看,高中有舉辦考試分發特色招生的就學區有:基北區、桃連區、台南區。基北區有師大附中、政大附中;桃連區有內壢高中、大園國際高中;台南則最多有七所,包括南一中、南二中、南女中、家齊女中、南科實中、新營高中與市立大灣高中。考試報名時間在會考之後,測驗時間全國統一為六月十九日,並在七月五日放榜,七月七日報到。會考成績為錄取門檻,並加考一至三科的學科測驗成績,連同志願序做為免試、特招一次分發的依據。

特色招生不限學生就讀學校或畢業國中學籍所在地,但只能選一個招生區參加,並參加該招生區的考試分發入學或甄選入學。

【延伸閱讀】

親師生必看!關於會考的陪考與應考

彭菊仙:如何掌握「第一組」志願序是關鍵

5分鐘看懂107課綱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