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保計畫修正 環團盼提高層級加強環境治理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3日電)環境部今天研商修正國家環境保護計畫,環團認為垃圾減量、減塑與水保等項太寬鬆,且應加強生態、國土及海保等環境治理。環境部表示,這是在業務範疇下,訂出可以落實的目標。
行政院2020年2月14日核定「國家環境保護計畫」,包括氣候行動、環境品質、自然保育、綠色經濟與永續夥伴5個面向;原則每4年檢討1次。環境部今天邀集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召開國家環保計畫修正草案研商會議。
環境部綜合規畫司長吳珮瑜說明,國家環保計畫是上位計畫,2020年版本是以「環境資源部」未來業務為範疇,今年修訂則是以「環境部」業務為範疇;而現在已分別有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台灣海域生態守護計畫等,也都要主政的部會和明確的計畫。
根據環境部資料,本次修訂將2050淨零排放納入減碳目標,另外也納入氣候變遷調適項目;空氣品質健康戶外活動日數比率由2018年的84%提升至2050年的93%;一般廢物回收率由2023年56.83%提升至60%等。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表示,國家環境保護計畫應該涵蓋更全面的整體環境治理思維,不是只有等到開發案來了,才著重後端的環評,或是只著重在污染防治與稽查等工作;現在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變成多頭馬車、甚至可能產生互踢皮球的窘境。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認為本計畫應由行政院層級統籌,包含生態、國土、海洋保育等;環境部已經是國家層級的環境機構,但國家環境保護計畫連補助地方政府興建及修繕公廁都可拿來當指標。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呼籲,應該立即劃設飲用水保護區及飲用水保護區一定距離,禁止垃圾進場;另外認為計畫將減菸蒂納入項目不合理。
爭好氣聯盟發起人許心欣指出,此次研商會只有全國性的環保團體收到開會通知,但地方環團卻沒有;環境部和相關部會應到各地說明及研商。
海洋公民基金會政策專員潘翰聲會中表示,國際間已經在談ESG、SDGs等可以整合至計畫之中,或與國發會等跨部會合作;他也提到,現在所訂的管考目標太寬鬆,「現在很多不用做都已經達到目標」。
潘翰聲舉例,如果溫室氣體都能2050淨零,垃圾減量只訂60%「太荒謬」,全球塑膠公約今年就要訂定,國家環境保護計畫中卻沒有看見對應的塑膠減量目標。
環團批評目標寬鬆的情況,吳珮瑜強調,會再多開一些溝通會議,也尊重各界的想法,但環境部擬訂是希望可以落實的目標,即便有挑戰還是會去面對的策略。
至於公廁、減菸蒂等細項,吳珮瑜解釋,如公廁其實是已經提報行政院的計畫,是國家的重要工作,因此還是會保留;其實減菸蒂背後的意義是文化和行為改變,可能影響到的層面會是更大的環境衛生問題,同時也是一種環境教育的議題。(編輯:陳清芳)11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