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年輕化就有救嗎

(本報系資料照片)
(本報系資料照片)

此次選舉挫敗,國民黨改革已箭在弦上,代理主席表示將勸退60歲以上中常委,並準備籌組包含15位縣市首長與19位市議員等所共同組成的改革委員會,希望就黨的四大方向進行討論並提出改革建議。決策結構年輕化與結合民意,方向當然沒錯,但實際上卻可能困難重重。

首先,有關中常委60歲必須「畫線離退」,此舉固然有助黨內結構年輕化,但是恐有牴觸《政黨法》與《人民團體法》的規定。兩法規定政黨與政治團體的組成,除黨員與主席有年齡之限制,對於其他組織成員之產生,只規定不得「違反民主原則」。黨員若因年齡受限而喪失黨內職位之被選舉權,是否有違平等或民主原則,必須釐清。此外,就實務上而言,國民黨與年輕人脫節,黨內年輕族群面臨嚴重「少子化」危機,已非一朝一夕,但此刻卻突然要全面世代交替,黨內現存的年輕世代是否有足夠能量接班,恐怕也是問題。

其次,就15位縣市首長與議員納入改革委員會,對於貼近民意與跳脫黨內既有框架思考的革新方向,立意甚佳。然目前國民黨正逢挫敗,一方面縣市首長對於透過此機制,是否發揮關鍵性改革力量或存質疑;另方面兩年後又將面對選民檢驗,與黨過度連結恐福禍難料。依照過去經驗,越是地方層級的選舉,政黨品牌影響程度越低,許多候選人甚至刻意壓低自己黨派屬性,期望超越黨派。尤其當政黨招牌在選舉反成為減分包袱時,這些可能都將影響縣市首長甚至議員參與黨內改革的熱切程度。

國民黨的體質,不可諱言,承襲自蘇聯外造剛性政黨的體質,與西方議會內閣制形成的內造政黨相當不同。外造政黨自有一套黨意形成的機制,因此在黨意與民意之間,經常存在必須協調統合的地方。加上依照各國經驗,總統直選將驅使「政黨總統化」,不管政黨最終是否贏得大位,有望角逐總統大位的政黨領導人,將使黨的決策朝向個人意志靠攏而漸趨獨斷。

中常會結構年輕化與內造化,已刻不容緩。或許先嘗試從修改中常委40歲以下不得少於1/3,50歲以下不得少於1/2,更為務實可行。不過在年齡限制之外,中常會結構代表無疑更關鍵。建議可仿效民進黨,將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立法院黨團總召、書記長、直轄市長,以及縣市首長(互選共推3人),納入當然中常委,將有助於黨的決策與國會及地方基層更緊密結合。

不過,真正的關鍵恐怕仍在中常會是否具有決策功能。從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以後,國民黨中常會只淪為行禮如儀的場合。如果中常會無法成為真正的決策機制,上述成員結構的調整都將失去意義。(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更多相關新聞
內訌!黨員連署開除韓、羅智強、游淑慧
提改革3必須 郝龍斌參選藍黨主席
黨主席誰來當最適合?張斯綱點名三人
超過60歲退中常委?蔣萬安:年齡不是問題
黃復興幹部年齡偏高 改革大挑戰

相關新聞影音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