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風波:語言的誤會

近日,「國泰風波」在社交媒體上引起熱議。事件起因是一段國泰航空的空服員在機艙中的對話錄音,其中一句「If you cannot say blanket in English, you cannot have it」(如果你不會用英文說毯子,那就不能給你)引起了廣泛關注。筆者認為,這一事件還不算是網路大眾所指的語言歧視的問題,只是單一個案反映國泰某空姐服務顧客時用詞或用語不恰當,未顯作為服務業之專業,不會避嫌,但的確也缺乏了從事服務業對待客人時的尊重與包容的重要性。

首先,筆者做了很多功課,網路上的反應都是一面倒認為該名空姐說的這句話本身說存在歧視性;直至筆者看到YouTuber馬米高針對該事件作出評論後,他指出因為國際航班上不是所有空服員都會說中文,所以自自然然地,英文就成了大家用來溝通的語言,方便大家工作。而該錄音所聽到空姐的口音,感覺是非華語及非英文為母語者,可能在表達上有點沒有技巧,所以令客人走心,引發軒然大波。

筆者認為涉事空姐用語不恰當,但根據錄音所聽到的背景閒談的笑聲,不太屬於「歧視」。不過,講者無心聽者有意,尤其是服務業,說話的確要思前想後,謹慎發言。老實說,在國際航班上,乘客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擁有各自的語言和文化。作為一家國際知名的航空公司,國泰應該多尊重每一位乘客的語言和文化差異。這位空中服務員的言論無疑是缺乏對乘客的尊重,進而使他們感受到被排擠與歧視。或者如果該名空姐以「溫馨提示」的方示,或婉轉糾正客人,事態可能沒那麼嚴重。

此外,其實這一事件也反映了不同國籍用英文表達意見或問題時的表達差異和理解差異。語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徵,擁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對於不同語言的尊重,不僅體現在對話者的禮貌和修養,更是一種文明的態度。其實語言不能界定該人是高人一等,或是低人一等,因為這種心態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傲慢,不利於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因此,筆者認為從事服務行業的各界,應該多研究如何有禮地利用或運用語言作為溝通的橋梁,同時也利透過語言,認識不同文化,這才是其真正的本質。

然而,筆者也認為,這一事件也提醒我們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態看待語言差異。面對不同語言的乘客,空中服務員應該展現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儘管英語在國際間具有廣泛的流通性,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應該以英語為唯一溝通工具。尊重與包容,才是真正的國際化精神。

有見及此,國泰風波事件給我們敲了一記警鐘,語言雖然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可是恰當運用它,多以尊重和包容,才是真正的國際化精神,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特別是從事服務行業的大家,記得慎言。希望該名空姐也能夠記取這次教訓,積極改進服務態度,恢復良好的形象。同時,作為社會公眾,我們也應該反思自己的態度,尊重不同語言和文化,說話前多思前想後,顧慮別人感受,共同為建立和諧的國際社會做出貢獻。

作者》NO OFFENSE BUT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六四事件34週年 軍人.機槍.坦克車
六四事件34週年 第二年沒有燭光的維園
論香港體育產業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