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無人機有能耐拚「逆輸出」? 傳軍方欲外購這款新銳系統

國造無人機和反制系統,似乎又面臨了國外競爭對手強勢挑戰。消息指出,我國軍方有意採購名為「走鵑」的先進無人機反制系統。這款軍備日前才獲得美國五角大廈的超大訂單,而可回收使用的特性,更是對使用單位來說,有著不小吸引力。而國內民間廠商,不斷推出新型無人機的同時,明顯更積極地尋求外銷機會,想拚「逆輸出」的企圖,不言可喻。

國內一家科技公司自行研發製造的

民間版「台版彈簧刀」無人機「COBRA 3120」與發射筒
民間版「台版彈簧刀」無人機「COBRA 3120」與發射筒

已完成升空巡航測試,測試畫面完整記錄了無人機在沿岸空域盤旋並對目標物展開攻擊的過程。這款無人機的投射方式多樣化,除了使用筒狀發射器外,研發團隊也嘗試用旋翼無人機掛載起飛後再從空中投放,同時正在研發以皮卡為載台的車載發射架。這款同樣被視為「台版彈簧刀」的無人機,是國內民間廠商罕見地跨出偵蒐用途,以攻擊為設計起點的產品。

科技公司副總張畯皓強調,他們使用軍用商規進行設計,但產品內部沒有火藥和電子引信,客戶可以依據需求決定使用方式,除了攻擊,也包括救援或偵察等多種用途。張畯皓同時在6/19舉辦的發表會上透露,目前已有東南亞三個國家、東亞一個國家、歐洲兩個國家及美洲等地區的客戶正在與他們洽談合作。研發團隊表示,已有國外廠商願意投資這款戰術型無人機進行試製量產,考量的重點是非紅供應鏈。

銘旺「COBRA 3120」無人機主觀攻擊視角
銘旺「COBRA 3120」無人機主觀攻擊視角

張畯皓指出,公司具備動力系統產線以及面板相關經驗和工廠管理能力,在馬達等零組件方面,他們會在找到製造廠後進行測試,並為每一個零組件挑選合適的廠商,尋找完全屬於台灣的解決方案。

在政府先後推出「無人機國家隊」和「五大信賴產業」等政策的狀況下,台灣近年來有越來越多非本業的科技廠商跨入軍用商規無人機領域。透過積極參加國外展覽,或把握台美國防產業論壇等機會,尋求成為領先國家的製造夥伴,並往開拓外銷市場努力。

台美國防產業論壇日前在台舉辦,重點聚焦無人機合作潛力
台美國防產業論壇日前在台舉辦,重點聚焦無人機合作潛力

台灣防禦協會理事長陳彥廷解析,台灣廠商在近幾年的風潮影響下,大量投入無人機相關產品研發。主要像是通訊電路板、晶片、通訊模組、飛控軟體、飛控模組、圖傳晶片、動力部件等方面已經開發出可以外銷的產品,但在光電系統和酬載系統方面還需要加強。國軍前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認為,台灣在次系統上有較好的成績,但未來最重要的是整合性,只有成熟的產品才能產生採購意願。

事實上,部分國內廠商已經把目標放在對外出售,期望獲得肯定後能逆輸出為國效力。不過,國外軍工產業對台灣廠商保持觀望的原因,除了全機整合能力外,還有產能問題。

陳彥廷指出,台灣目前廠商專攻的是安全領域的高階特化用途無人機,短期內可能還看不到逆輸出的情況,但如果未來產業持續發展,能夠提升訂單量和產能,或許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不過,國防自主最大的挑戰,莫過於他國成熟產品,藉由軍售或商售強勢輸入。在國際市場上,美國新興科技公司安杜里爾(Anduril Industries )研發的「走鵑」(Roadrunner)反無人機攔截系統,日前已獲得五角大廈斥資2.5億美元大規模採購。

「走鵑」(Roadrunner)反無人機攔截系統(圖/Anduril Industries)
「走鵑」(Roadrunner)反無人機攔截系統(圖/Anduril Industries)

陳彥廷解釋,這種系統會在指定空域尋找有敵意的目標並進行攔截,或在特定區域進行持續警戒。周宇平補充說明,這種系統是以機體攻擊機體,造成無人機無法執行任務後再返回發射點。

據知情人士透露,我國軍方也看上了「走鵑」系統的能力,包括垂直起降、空中加速到800公里以上追擊目標,以及在AI輔助下能自主返回發射點回收再利用等特性,已著手洽談引進國內。但是,這種壓倒性的技術優勢可能會大幅壓縮國造反制系統和未來相關自主研發計畫。

周宇平指出,國軍面對的問題是軍規產品在自製上市場有限,必須以建案時程及總金額,包含後續維持費做全壽期評估,這樣對國軍建軍發展規劃及部隊未來戰力維持才會是正面循環。

種種現象顯示,情勢危機帶來的軍工商機,也讓軍備市場變相成為另一個戰場。

更多 TVBS 報導
無人機的矛盾對決!我國反制系統整合研發 尚待突破
軍用商規「目獲型」原型機長這樣!反制系統、飛手訓練 民間廠商角色同吃重
開箱! 陸軍無人機反制系統定案一探外型、解析功能
巧?烏展「蛛網」後 我軍規無人機接連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