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偵獲4架次共機 3艘次共艦
(中央社記者范正祥台北25日電)國防部指出,統計自昨天上午6時起至今天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4架次、共艦3艘次,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共機無逾越海峽中線及西南空域。
國防部發布新聞稿表示,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編輯:楊凱翔)1120125
(中央社記者范正祥台北25日電)國防部指出,統計自昨天上午6時起至今天上午6時止,偵獲共機4架次、共艦3艘次,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共機無逾越海峽中線及西南空域。
國防部發布新聞稿表示,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編輯:楊凱翔)1120125
就在總統開心跟捷克新總統帕維爾,熱線15分鐘後,國軍截至1日凌晨6點,就偵獲共機34架次、共艦9艘次,其中有12架次的共機還穿越海峽中線,對應台灣幾個重要空軍基地,包夾意味相當濃厚。
[Newtalk新聞] 以色列軍隊於當地時間 1 月 29 日出動無人機對伊朗進行空襲,空襲地點包括德黑蘭、哈馬丹、霍伊、加拉赫、大不里士等多處目標,此次空襲的目標主要針對伊朗的武器裝備製造產線、兵工廠。中媒《軍機圖》今 ( 1 ) 日對此分析,以色列軍力不敵伊朗,敢這麼做,背後是有美國撐腰,目的在摧毀伊朗的見證者無人機,以阻止伊朗繼續提供無人機給俄軍。 伊朗與以色列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可謂劍拔弩張,伊朗不僅僅是盛產石油,無論從國土面積、人口規模還是軍事實力來看,都算是中東地區的大國,近幾年,以色列卻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對伊朗發動各種形式的攻擊行動。 《軍機圖》分析,伊朗和以色列是中東地區的兩個軍事大國,但伊朗軍隊規模大、各種裝備數量多,以色列軍隊的規模雖然小,卻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伊朗軍隊分為伊朗政府軍和革命衛隊兩大部分,伊朗政府軍總兵力在 30 萬人左右,其中陸軍兵力 25 萬人左右,裝備各型坦克 1,500 餘輛,步兵戰車超過 1,200 輛。 伊朗海軍兵力在 2 萬人左右,裝備 3 艘「基洛」級常規潛艇,以及數艘驅逐艦和護衛艦,另外有大量的導彈快艇。伊朗空軍規模 3 萬人左右,裝備各型
[Newtalk新聞] 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傳出將研擬新方案,主導台灣問題,引起各界關注。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今 ( 1 ) 日認為,王滬寧是很低調的人物,但卻是近半個世紀影響世界走向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蔡正元今天在個人臉書上表示,中共起家時,最重要的理論家是毛澤東,隨之發展出的「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用共產主義改變了中國。而王滬寧倡議「理性開明的專政」,其發展「三個代表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是政治理論上很重大的創新,用中國民族主義改變了共產主義。蔡正元認為,共產主義改變中國,中國改變共產主義,是先後兩個階段影響世界的大事。 蔡正元指出,王滬寧早年即贊揚新加坡的亞洲價值,認為歐美那一套政治模式不適用亞洲,因為只會使政府低能化、失智化。2019 年大陸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其實就是一種變通的和平協議,也是出自王滬寧的構思。 蔡正元指出,反觀,我國總統蔡英文以「辣台妹」的姿態拒絕,主導台灣走向戰爭台獨,戰爭對峙成了台灣唯一的選項。據日本媒體報導,王滬寧正在研擬統一台灣的新方案,且即將出任全國政協主席,負責主導台灣問題。因此,蔡正元認為,若有新的構思不必意外,關鍵是大陸會用什麼方法,推動
[Newtalk新聞]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 ( DARPA ) 在 1 月初完成「高超音速噴射武器概念計畫」( HAWC ) 飛行器第 4 次試射,研究結果將用於後續工作。不過有消息指出,由於這款高超音速武器的各項參數未達理想,DARPA 和美國空軍決定不再推進 HAWC。 據 DARPA 1 月 30 日發布的新聞稿,DARPA 和美國空軍 1 月進行高超音速吸氣式武器概念飛行試驗,在一架波音 B-52 Stratofortress 飛機上部署 HAWC 測試車,藉由火箭助推器點火,推動飛行器達到其超燃沖壓發動機點火的速度。 DARPA 指出,HAWC 飛行器以超過 5 馬赫、高於 60,000 英尺(18.3 公里)、超過 300 海里(556 公里)的速度飛行,展示更進步的能力和性能。 負責 HAWC 項目的空軍副手沃爾特·普萊斯 (Walter Price) 表示:「本月的飛行為美國歷史上最成功的高超音速吸氣飛行試驗項目增添了一個驚嘆號,我們從 HAWC 中學到的東西肯定會增強美國空軍未來的能力。」 新聞稿透露,這是 HAWC 的最後一次飛行測試,提供了關鍵數據給美國空軍研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上月宣布,美國將在2025年前把目前駐守在日本沖繩島上的一支海軍陸戰隊重組為「濱海戰鬥團」。美國媒體最新報導則指出,美軍很快就會在「距離台灣很近的周邊地區
兩韓緊張情勢近來急遽升溫,南韓軍方將在明(3日)試射「怪物飛彈」,該飛彈威力極強、甚至近似核彈;南韓媒體更報導,倘若這枚「怪物飛彈」成功命中目標,只要一擊就足以摧毀位於地下100公尺深的「金正恩地堡」。南韓此次試射也被認為是在回應北韓近期頻繁以彈道飛彈挑釁的行為。
台南市議長邱莉莉及副議長林志展涉及賄選案,民進黨中執會今天建請將正副議長都停權移送中評會,中評會預計下周開會。邱莉莉下午回應,黨中央有黨的規定,她自己很有信心,相信司法能還她清譽。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芬蘭與瑞典加入北約又多了阻礙!匈牙利外交部長西雅爾多1日表示,瑞典應該改變現有的態度,匈牙利才能同意其加入北約。瑞典與芬蘭在俄烏戰爭後申請加入北約,但北約採共識決,其中土耳其不同意加入,因此瑞典境內爆發抗議,還出現焚燒可蘭經的行為,如今匈牙利也加入反對行列,瑞典就更難加入北約了。 ##焚可蘭經惹議 根據《[美聯社]( https://apnews.com/article/russia-ukraine-nato-politics-hungary-government-sweden-8ca1cf7cae4f88805bca2732a03e7f45)》報導...
台灣國防部通報,1月31日-2月1日,共有來自中國的34架軍機和9艘軍艦在台海周邊活動。目前,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正在日本訪問,並稱北約必須團結起來應對中國的安全威脅。2月5日至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訪問北京。
面對北韓試射飛彈,挑起朝鮮半島緊張情勢,美國防長奧斯汀31日,會晤南韓的總統尹錫悅以及國防部長時,警告北韓不要挑釁美韓同盟。而奧斯汀下一站將前往菲律賓,CNN透露,他將和菲律賓協議再開放五座基地與美軍共用,這五個地點不是面對大陸就是台灣,美國此舉劍指大陸的意味濃厚。
針對國防院提出國軍應確保「第二擊」能力與可信度才能有效嚇阻相關主張,學者今天(1日)受訪表示,重點要放在戰力保存,所以現在就要開始儲存武器,但戰機、軍艦等載台代表著國家意志的延伸,仍可在敵人對我進行灰色地帶行動時發揮重要功能,因此精準彈藥與載台必須相對應做好比例配置。 做好戰力保存確保第二擊能力 國防安全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2國防科技趨勢評估報告指出,台灣軍事戰略是嚇阻的建軍設計,要達到此目標就必須確保「第二擊」的能力與可信度才能有效嚇阻,因此成本較低、具備高存活力的精準彈藥就成為優先選擇;並認為應急戰備的主軸是「精準彈藥先於載台」思維,真正符合創新不對稱的戰力投資。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受訪表示,第二擊應是指我方遭受攻擊後的反擊能力,因此他認同確保第二擊能力與可信度才能有效嚇阻的主張,其中的重點必須放在戰力保存,所以「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儲存武器」,他說:『(原音)台灣就是海島,不能在戰時船再回來,因為解放軍會攻擊我們,一定是海、空都已經取得優勢了,所以船進不來,就會變成平常的時候我們就要去累積武器,飛彈也好、子彈也好、精準彈藥的數量,我們要如何做到有效的保存,我
今(1)日正式宣布投入台北市第七選舉區(信義、南松山)立委初選的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近日猛攻同黨同選區立委費鴻泰,還爆料費4年前尋求她幫助時,曾說可能是最後一屆,考慮交棒給她。對此,國民黨最年輕立委洪孟楷表示,年齡不是唯一考量,重要的是當地選民的民意。
正在進行41天環島行程的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下一步究竟考慮得如何?備受外界關注。由於台北市第六選區大安區立委林奕華將卸下立委身分,轉任台北市副市長,該區未來將由誰接棒,成為政壇矚目焦點。而據媒體報導,羅智強近日已委託他人,低調將戶籍遷至大安區,此舉料將為2024總統暨立委選舉拉開序幕。
政治中心/林奇樺報導 日前有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計畫今年春天訪問台灣,但消息一出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以「不
[Newtalk新聞] 陳建仁今(31)日發表上任致詞時,提到「服務人民就是我們共同的信仰,剩下475天,每天都要上緊發條,打造溫暖堅韌台灣,讓我們開始工作吧!」又說「這將是我人生最後一個政務人員公職」。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揚明解說其言外之意,他指出,依法律規定,中研院特聘研究員似乎不屬於「政務人員」,因此「大家懂的就懂」。 黃揚明指出致詞中的3點含義,第一,475天是計算到明年5月19日蔡英文任期的最後一天,依照憲政慣例,明年大選過後,因新國會民意產生,行政院長都會提出總辭,只是總統要不要慰留的差別,不過陳建仁會說出475天這個數字,顯示蔡英文總統與他已有默契,要他做到蔡英文任期屆滿為止。 第二,既然陳建仁會說出475天這個數字,也就證明他接下來這475天,沒有發生其他意外的話,就不會參與其他政治工作,包括角逐民進黨內總統初選。 第三,政務人員的定義,在《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中規範為:一、依憲法規定由總統任命之人員;二、依憲法規定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人員;三、依憲法規定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之人員;四、前三款以外之特任、特派人員;五、其他依法律規定之中央或地方政府比照簡任
烏克蘭外交部今天(31日)批評克羅埃西亞總統米蘭諾維奇(Zoran Milanovic)聲稱克里米亞(Crimea)永遠不會回到烏克蘭控制之下,並表示「無法接受」他的說法。 俄羅斯在2014年從烏克蘭手中奪取克里米亞半島。米蘭諾維奇在30日的評論中,表達他反對薩格勒布(Zagreb)向基輔提供軍事援助的立場,他並且說,「很明顯地,克里米亞永遠不會再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 烏克蘭外交部發言人尼柯蘭科(Oleg Nikolenko)在臉書上寫道:「我們認為克羅埃西亞總統的聲明是無法接受的,他實際上是在懷疑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米蘭諾維奇30日批評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重型坦克和其他武器,幫助烏克蘭以對抗入侵的俄羅斯軍隊,並認為西方提供的這些武器只會延長戰爭。 米蘭諾維奇在薩格勒布告訴記者說,有人相信俄羅斯會在傳統戰爭中被擊敗,是「瘋狂的」想法。 米蘭諾維奇說:「我反對送出任何致命武器到那兒。」「這樣只會延長戰爭。」 儘管總統職位在克羅埃西亞大部份僅具有儀式性,但總統卻在形式上是國家武裝部隊的最高指揮官,因此米蘭諾維奇最近的反對西方援助烏克蘭言論,讓克羅埃西亞政府感到尷尬和惱怒,該國政府全力支
[Newtalk新聞] 據北韓《朝中社》今 ( 2 ) 日報導,北韓外務省發言人今天上午發表談話稱,針對美國日趨嚴重惡毒的對朝敵視政策和危險軍事蠢動,再次明確闡明北韓對美原則立場。發言人警告稱,北韓將針對美國任何軍事企圖都按照「以核制核,以正面對抗回答正面對抗」的原則作出超強回應。 以下為《朝中社》刊發的北韓外務省發言人談話全文: 美國及其追隨勢力的冒險軍事對抗妄動和敵對行為迫使朝鮮半島和地區的軍事政治局勢瀕於極其危險邊緣。 現在,美國一邊再次散佈種種謠言圖謀把北韓「妖魔化」,一邊在人權、制裁和軍事等各領域同追隨勢力一道加強全方位的對北韓打壓攻勢。 尤其是,美國計劃從 2 月起同韓國接連進行涉及使用核武器的「延伸遏制手段運用演習」和歷史最大規模的野外機動實彈射擊訓練等,規模和範圍大幅擴大的聯合軍演,以此企圖發起對北韓的全面對抗。 美國國防部長 1 月 31 日竄訪韓國時大肆宣揚對北韓核武器使用,公開聲稱更多展開第五代隱形戰鬥機和核航母等戰略資產,這是美國萬分危險企圖的集中表現。它只會帶來把朝鮮半島地區化為一個巨大的戰爭火藥庫、岌岌可危的戰爭地區的結果。 美軍F-35B戰機參與美韓「警戒
眾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1日將赴白宮與拜登總統會面,商討解決國債上限危機的辦法;不過,會面前夕,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