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週報〉金融巨鱷索羅斯預言:習近平時代快結束?!

國際局勢動盪,助長美國通膨衝擊人民日常生活。對本國經濟的擔憂,料將反映於11月的期中選舉結果。睽違兩年在世界經濟論壇(WEF)再度發表演說的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則對烏俄戰爭、中國威權政府威脅開放社會的發展最為擔憂,更推測習近平爭取連任可能還有變數。另外,澳洲新政府承諾加速跟上先進國家的能源轉型腳步,但仍不忍放棄化石燃料的大筆稅收? 

通膨民生苦,美國民主黨期中選前景黯淡

美股在熊市邊緣徘徊。連續升息前景中,債券也難稱避風港。位於數十年高點的通膨,讓人民即使什麼也不做,手中的貨幣價值也在持續縮水。在這樣的經濟動盪中,外界預期民主黨在11月的美國期中選舉將是凶多吉少。

據美國商務部26日公布的經濟數據,美國內生產毛額(GDP)在2022年Q1萎縮了1.5%。這是疫情爆發以來,美經濟成長首見下滑。

雖然分析師估計,下一季應可恢復成長。進口增加、但出口尚未復原導致的貿易逆差,以及企業投資不如預期,被認為是這次GDP意外萎縮的部分原因。這其中也揭示了,即便通膨肆虐,消費者支出依然穩固,上修至3.1%。

雖然分析師估計,下一季應可恢復成長。進口增加、但出口尚未復原導致的貿易逆差,以及企業投資不如預期,被認為是這次GDP意外萎縮的部分原因。達志影像。
雖然分析師估計,下一季應可恢復成長。進口增加、但出口尚未復原導致的貿易逆差,以及企業投資不如預期,被認為是這次GDP意外萎縮的部分原因。達志影像。

但這樣的消費力能持續多久、消費模式又將有什麼改變,還有待時間剖析。以汽油價格為例,在過去一個月間,美國汽油的平均價格躍升了超過11%,來到每加侖4.60美元。這更比去年4月的平均價格3.04美元多了1.5美元以上。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能源中心的副主任布萊克摩爾(Reed Blakemore)認為,在長達兩年的疫情風險衝擊旅行機會後,目前人們還願意承受高價出遊,但不久後高價格就會開始侵蝕需求。

據蒙莫斯大學(Monmouth University)26日發表的一份普查,在面對期中選舉時,選民們最關心的議題是經濟(26%)與墮胎權(25%)。而在通膨與供應鏈顯著擾動日常生活時,受訪者對現任國會的滿意度只有15%,比3月的21%下滑了6個百分點。

過往經驗顯示,美國總統第一任期的期中選舉,所屬黨派通常表現不佳。而且在總統本人支持度不高時,情況更是慘烈。目前拜登的支持度在4成左右徘徊。

更糟的是,拜登本人能對此做出改變的能力相當有限。一來,總統職權內可振興經濟的手段並不多。二來,距離期中選只剩5個多月,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扭轉選民的經濟觀感是難上加難。

索羅斯憂心人類文明,稱習近平連任有變數

出身猶太家庭、長年支持自由派思想的傳奇投資人索羅斯(George Soros),在睽違兩年再度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WEF)上,表達對社會前景的憂心。約半小時的演說中,他兩次講到,「這可能是人類文明的終點。」

曾眼見祖國匈牙利受納粹占領的索羅斯,警告俄烏戰事可能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引爆點,置人類文明於險境。於他看來,這甚至超越新冠疫情、氣候變遷的威脅程度。眼前最重要的挑戰,是能及早擊敗普丁(Vladimir Putin)。

在這場戰爭中,選擇與俄羅斯站在一起的習近平政權,是索羅斯眼中開放社會面臨的另一威脅。他也指出,中國堅守著無法持續的清零政策,不僅引發上海高度民怨,也令本國經濟蒙受損失,亦會牽動全球經濟表現。

考量這兩大失策,以及中國共產黨內既存的分裂,索羅斯認為,習近平可能無法順利拿下前所未有的國家主席第三任期。即使能夠連任,影響力與權力也將不如習近平期望得大。

左為普丁,右為習近平。取自President of Russia官網。
左為普丁,右為習近平。取自President of Russia官網。

《彭博》(Bloomberg)專欄作者任淑莉(Shuli Ren)則指出,就程序上來說,習近平不連任機率甚低。但基於中國政治運作的隱密性,也有不少外界觀察者推測高層正在進行權力鬥爭。

中國的政權穩定性,也與經濟表現息息相關。如今受到疫情封鎖政策衝擊,美、歐貿易夥伴也因為烏俄戰爭而與中國較為疏離,經濟表現料將不如預期。

在總理李克強看似擴張的影響力中,習近平如何鞏固新任常務委員會的支持度,並同時處理貧困族群的生活條件下滑,青年失業率攀升與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不會是一條輕鬆的路。

澳洲氣候政策轉向,仍難擺脫化石燃料

在乾旱、野火、洪水等多種氣候災難侵襲下,澳洲選民們結束了將近十年的保守派執政,選出承諾加速對抗氣候變遷的工黨領袖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作為新總理。艾班尼斯也表示將讓澳洲成為「可再生能源的強權」,扭轉澳洲過往對氣候危機無所作為的國際形象。

根據工黨計畫,澳洲將在2030年縮減43%的碳排放量;這是與2005年的基準相比。長程目標是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

這次收穫史上最佳選舉成果的綠黨,則喊出2030年就要削減75%碳排放量。這也更加接近巴黎協議將增溫限制在攝氏1.5度內的目標。

不過,澳洲要擺脫化石燃料並非易事。一方面,澳洲自己是全球液化天然氣的最大出口國、第二大煤出口國。石化燃料為國家帶來數十億美元的龐大收益,目前也還有許多支持化石燃料的計畫正在推進中。

另一方面,煤電也是澳洲電力的重要貢獻者。直到2021年,全國有52%的電力來自燃煤,另有18%來自天然氣。

工黨期望透過再生能源轉型來達成減排計畫,但對化石燃料似乎沒有太多著墨。分析師預期,即便有綠黨施壓,化石燃料產業短期內應不會面臨太大的政策轉向。

瑞信(Credit Suisse)能源分析師卡沃尼克(Saul Kavonic)表示,新政府將須在能源轉型時兼顧能源安全,在扶植綠能機會時也不危及化石燃料的大筆稅收及產業員工。但長期來說,可以預期碳排規定收緊、開採化石燃料的新計畫更難獲准。

一個樂觀的因素可能是化石燃料業者立場略顯鬆動。許多業者已認知到自己未來可能被淘汰,但需要政府提出具體計畫協助調適。

如今,選民已送出明確訊息。但落後多年的澳洲政府想跟上減排大國腳步,從產業標準到效能評估等近乎所有面向,都還有好一段路得要追趕。該如何執行、多快落實選民期望,是新政權的一大挑戰。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美聯儲加息、軟銀也出現最大規模年度虧損!胡偉良:俄烏之戰加劇通膨,未來有3種可能
澳洲變天了!現任總理承認敗選,工黨睽違9年重返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