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207年 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真的很神嗎?

很少人能像諸葛亮一樣光芒耀眼,尤其隆中對的三分天下更被傳唱不已,成為諸葛亮「妖智不似人」的明證。但三分天下真的有那麼神嗎?

 

劉備親顧諸葛亮時在公元207年至208年之間,當時曹操已打敗了袁紹、平定了東北烏桓,北方能夠給曹操添亂的只有涼洲時服時叛的各路軍閥以及偏安東北的公孫氏,並不造成太大的威脅。

 

而南方,孫氏政權與江東世族大致上已聯合一氣,朱張顧陸等重要世族都出仕了孫吳,包括後來成為孫吳骨幹的陸遜也結為姻親,東吳政權已成氣候。207年還發生一件重要的事,孫吳打敗江夏宿敵黃祖,奠定控江東、窺荊北的態勢。

 

公元207年下半,天底下已有兩強出爐,曹操與孫權都難以撼動。那麼,諸葛亮著眼於時局,剛起步的劉備唯有先與曹、孫共分天下,再圖統一。

 

 

當時,領軍屯駐新野、為劉表北禦曹操的劉備已是荊州的第二號人物,而且劉表將死(卒於隔年),繼承人又未議定,在劉表集團如此闇弱的局勢下,劉備如果不吃下荊州與曹、孫共分天下,還有什麼出路?(事實上,劉備要吃下劉表政權也沒那麼容易)

 

而在更西邊的益州牧劉璋才能平庸,自然在襲取荊州後的下一步吞食清單中,所以諸葛亮在定出「曹、孫不可疾圖」的基本方針後,接著自然是「跨有荊、益」,並與實力較次的孫權結好,共抗曹操。

 

在公元207年,為有條件謀奪荊州的劉備提出三分天下的宏圖,應該是當時非選不可的發展戰略吧?

 

順帶一提,張魯降曹時法正也提出一道名策「漢中三策」,有人評價漢中三策比隆中對更務實。這比較並不對等,隆中對是大致的發展方略,而漢中三策是就眼下現實做戰情分析,當然後者較為務實。

 

要比也得比魯肅的榻上策

 

魯肅在公元200年時受到孫權賞識共榻議事,提出孫吳版的三分天下,所以後人常拿他與諸葛亮相提並論。

 

其實兩者差很多,魯肅提出的是「與北方群雄劃江對立,盡取荊、益,共曹操、袁紹三分天下」,這與隆中對的魏蜀吳三分天下差別極大。

 

 

無論如何,不管是魯肅還是諸葛亮,都是以當下形勢提出大略的發展方針,所以後人對榻上策與隆中對的較真,比如取笑魯肅的「南北對峙」沒有實現、諸葛亮的「跨有荊、益」太天真,都是在吹毛求疵。

 

拿隆中對與榻上策比,另一層意義是兩者都沒有完美預測未來走向。在走向三分國的進程中,兩方都不乏疑慮與更改,比如劉備邀東吳共伐曹操時魯肅就放棄了榻上策中「竟長江所極」的計劃;而劉備在進伐劉璋時也一度猶豫,懷疑隆中對的可行性。

 

諸葛亮更務實,關羽失荊州後就勸劉備別復仇,先穩住益州;而劉備不聽勸導致夷陵慘敗後,諸葛亮終生不再動荊州的主意,完全不管當初隆中對所擘畫的藍圖。

 

為何三分天下只有諸葛亮想得到?

 

三國時代距今已1800年,唯一權威的史料基本上只有陳壽的三國志、裴松之做的注以及後漢書,史料稀缺的情況下,或許當時也有人曾跟劉備提過三分天下,只是沒有被記述流傳。

 

再者,劉備雖然有實力,但他在荊州一直遭到猜忌,直到劉表年邁體衰、兩子爭位白熱化時才出現奪取荊州的曙光,尤其是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的207年,是劉表死前一年,那時劉備與其智囊真的都想不到要趁亂襲取荊州、與曹孫鼎立嗎?

 

在《三國志》中,劉備聽完隆中對後言「善」,善有「很好」、也有「不錯」的意思,難以得知劉備的激賞程度。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劉備屯駐新野時力求名士,而諸葛亮被司馬徽評為臥龍,正是劉備所需要的,曾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三分天下可能是驚天之計,也可能是劉備早已隱伏於內心的宏大戰略;或許劉備推許的是隆中對的精詳,而非三分天下的概念,都有可能。

 

(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網友觀點》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goo.gl/iRPx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