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看見人性在發光 2020臺北詩歌節呈現文化多元性

一年一度臺北詩歌節以「所以我們發光」為主題,將從9月26日到10月11日舉行,透過多元的活動策展,引領民眾發現詩的美好,今年詩歌節共策劃14場多元活動,包含與香港文化息息相關的開幕詩演出《說吧,香港》、詩與爵士樂交織的《爵士詩靈魂夜》、以原住民詩歌為題的《強碰・三合一——原住民詩與歌》、紀錄片《波濤最深處》首映等3場跨領域詩行動、10場多元議題的詩講座,還有串連實體及線上書店的書展。

 

臺北市文化局陳譽馨副局長表示,臺北詩歌節呈現了詩的親民性、多樣性、跨界性的特質,今年以「所以我們發光」為主題。面臨到疫情仍處在嚴峻的時刻,藉由臺北詩歌節的活動,希望這些詩人、藝術家可以醞釀一份火光,將熱力分享到全世界。

 

策展人鴻鴻說明,今年活動在語言上呈現了多元性,不僅國語,更有客語、臺語、粵語、原住民語上豐富的呈現;策展人楊佳嫻補充,2020年是動蕩的一年,楊牧、秀陶相繼離去,希望能弔念像光一樣照耀文壇的兩位重要前輩。也期望透過活動,讓女性、勞動、歷史的記憶等主題,以文學扮演著光源,照亮世界。

 

臺北詩歌節在今年邀請了當代臺灣客語文學代表人物張芳慈擔任焦點詩人,雖然不是臺北人,但由於工作的關係對臺北也不陌生。她認為這是一個生龍活虎的城市,除了熟悉的熱鬧街區,像是忠孝東路、羅斯福路等,其實臺北更精彩的是小巷弄內。

 

張芳慈表示,對於臺北的歷史、走過的人行道,或是一棟老建築,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這曾經發生過什麼。數位化的時代來臨,透過雲端或是實體書籍去認識臺北這座具有人文歷史的城市是非常必要的。「臺北雲端」這首詩描寫了臺北的地景與歷史,由於歷經的殖民時期,在建築街道、地景文化等都曾留下痕跡,也希望讓讀者去思考,臺北的未來將會是什麼樣貌。

 

張芳慈認為,擔任焦點詩人如同用陌生的眼睛,重新看待熟悉的臺北市,以客家的身份,來找城市的價值。創作者想要找黑暗,卻也看到人性的光輝。她將出席兩場專題講座《我/們的歌唱》與《女人潭中的暗流》,分享其在文學創作上如何思索個人與集體,與暢談寫作在愛與欲上的強韌。

 

初次以「爵士詩」為題的跨領域詩行動《爵士詩靈魂夜》,用詩回應爵士樂給予這世界的溫暖與酷。爵士樂既是最自由前衛的藝術,也是懷舊的溫床。從二戰後「垮掉的一代」以降,爵士詩也成為當代詩重要一脈。將邀請爵士樂手謝明諺、徐崇育、許郁瑛、林偉中現場演奏,並與多位臺灣詩人一起碰撞語言與音符間的火花。活動將於10月10日在中山堂光復廳舉行,並於9月21日起在KKTIX開放線上索票,數量有限,索完為止,活動現場將視情況開放觀眾候補入場。

 

《強碰・三合一——原住民詩與歌》跨領域詩行動,由吳懷晨主持,邀請三位氣質、詩風有別的原住民作家——沙力浪(布農族)、馬翊航(卑南族)、林纓(泰雅族),從傳統與現代合流的土地族群關懷,軟語商量的野地情境,到新世紀暗黑鬼才吟唱;微妙的族語國臺混搭,悲喜的歌聲混酒吟唱。三位族人於詩歌節合體,強碰出跳tone新鮮感的戶外活動,於10月4日下午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西草坪舉辦,活動自由入場。

 

黃明川導演最新紀錄片《波濤最深處》,也將於臺北詩歌節首映。記錄橫跨臺灣、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四國具代表性的女性詩人,尋覓她們生命軌跡的重合與歧異,凸顯變動社會中的女性詩人為掙脫各種束縛,所形成的亞洲新文學運動與豐富的思維世界。更邀請以詩描繪司馬庫斯聞名的詩人蔡秀菊,於10月11日在台北光點映後對談,分享女性創作者的身分思考與關懷。

 

今年共有10場詩歌講座,27位詩人、學者與評論家,從25歲到90歲,一同帶我們進入多層文學時空。除了紀念今年去世的重要詩人楊牧、秀陶的專題討論,並涉及性別、疫病、在地文化、社會運動、繪畫、語言與詩的關係,面向豐富多元希望能擴張詩的可能性,彰顯臺灣文化的多元性,並成為思索的觸發點與延長線。

 

更多詳細活動訊息請上「臺北詩歌節」官方網站臉書粉絲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