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派系 不可小覷

國民黨內部近日因為桃園市長提名人紛紛擾擾,台北市議員羅智強捨我其誰,黨主席朱立倫則顧慮地方派系的整合有所保留。民進黨市長提名人尚未明朗,一般認為國民黨儘早定案或可扳回一城,輿論也傾向於支持由被視為戰將的羅智強披掛上場。然而,地方上似乎認為這是強龍空降而有所反彈。當家的人必須出面調和鼎鼐,或許私下協調說了重話,讓當事人覺得憤憤難平,只不過,癥結在於參選人與地方派系如何達成某種共識。

民主政治大體以代議模式為主,免不了要有政黨從事選民的聯繫,黨內也會出現派系(faction)或傾向(tendency),前者是以人或地方的結合,後者則是立場志同道合者。在半封建的社會,現代國家未能完全滲透,地方豪強有匯集的功能,派系應運而生。即使是在都會區,新移入者因為人生地不熟,在過渡時期必須仰賴先來的鄉親,同鄉會儼然就是小派系,譬如高雄的台南幫,或北上的雲林、彰化人,而原住民也有新型部落。

台灣是典型的墾殖社會,漢人早期前來尋找新天地,羅漢腳與平埔族通婚,開墾的過程除了有原漢、閩客之爭,閩南人之間還有漳泉械鬥。滿清統治台灣兩百多年,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一般的解釋是官逼民反,其實就是抗拒官府的宰制。可惜,由於反清復明的號召過於遙遠,零星的地方性抗爭未能匯集為跨越族群起義。一直要等到日本乙未戰爭侵台,客家烈士吳湯興率領義軍前往八卦山馳援,這是現代民族運動的雛形。

話又說回來,在19世紀中葉,台灣人對於清廷官員顢頇漸感不煩,特別是貪官藉土地清丈需索無度,導致彰化(泉州)施九緞事件,卻由霧峰(漳州)林朝棟協助平定;終究,鹿港施家與霧峰林家領悟,必須相互聯姻自保。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瘴癘之氣嚇阻大量移民,大家族虛與委蛇,因此仰賴地方頭人實施間接統治。國民黨政府戰後前來接收,大體蕭規曹隨,扶植地方派系相互制衡、防止獨大,省議會半山與派系山頭龍蛇雜處。

李登輝擔任過省政府主席,與地方派系交好,無預警接任總統,京城孤立無援,幸賴故人前來相助。立法院在凍省後席次增加,派系第二代紛紛騎馬入京城,就是後來國民黨集思會的班底。李登輝被開除黨籍後,民進黨政府朝小野大,這些人庇護於立法院長王金平。馬英九王子復仇,視地方派系為黑金寇仇。陳水扁當年只能割喉陳明文,國民黨出身的蔡英文精益求精,桃園市長鄭文燦更是爐火純青,農會、水利會入吾彀中。

韓國瑜由高雄稱王、問鼎九五失利、到罷免下台,地方派系高度動員,當下則苟延殘喘。都會區選民可以睥睨公家機構,傳統縣民則矮了半截,平日低聲下氣,譬如穀物收購、補貼申請,重要關頭更要請託,特別是子弟的人事,恩寵關係恐非都會區市民所能想像。通常一個縣市會有兩個以上派系,多少還可以有縣市長、議長、及立委席次可以協調,必要的時候更可以加上農會總幹事。貧賤夫妻百事哀,北中高的人大概很難體會。

黨內提名家務事,外人難斷是非。桃園是新興直轄市,閩客外省三分天下,整合並不簡單。不過,要是鬧到雞飛狗跳,重話都講出來了,破鏡恐難圓。

(作者為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