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發燒苦了戶外勞工 氣候變遷全球工時流失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勞工組織(ILO)早在2016年,就曾針對氣候變遷對戶外勞動力造成的「熱工傷」示警。如今極端天候下的高溫和潮溼結合,正使得戶外工作變得更加危險和困難,導致全球每年損失約6,770億小時的工時。

氣候變遷下的職場傷害

從野火肆虐到創紀錄的氣溫,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正在影響這個世界,而高溫和潮濕的環境則在傷害職場健康,特別是從事戶外工作的勞動力。為了避免暴露在「熱工傷」的風險下,他們的工作速度減緩、休息時間變長、或是得改在清晨和傍晚工作,導致全球每年損失約6,770億小時的工時。

國際勞工組織早在2016年就發表「氣候變遷與勞工─職場的熱傷害」報告,呼籲重視極端天候下的熱工傷。因為一旦環境溫度高於體溫37°C,人們只能靠排汗才能繼續工作。如果濕度太高、或是有衣著的規定,唯一避免脫水和中暑的方法就是減緩工作速度、休息和飲水。許多中低收入國家的勞動力,都暴露在熱工傷的風險下,包括在缺乏適當空調與通風系統的工廠中工作的工人。

氣候變遷流失的勞動力

2022年1月發表在「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的一份美國研究估計,在升溫攝氏2度的情況下,全球經濟的年度損失恐高達1.6兆美元。

由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尼可拉斯環境學院(Nicholas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專家帕森斯(Luke Parsons)主導的這項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和日益暴露在高溫下,正對勞動生產力和潛在的經濟生產造成影響,而氣溫對從事農業和建築等勞力工作者的負面影響則被低估。

研究指出,從2001年到2020年,每年約有6,770億小時的戶外勞動損失,和暴露於高濕度與高溫的工作環境有關。此外,全球有將近四分之三的工作年齡人口(working-age population),他們所生活的地區,每人每年因高溫相關的氣候條件損失約100小時的工時。

研究人員納入了去年基於實驗室的研究結果,當時的結果顯示,在比先前以為的較低的溫度和濕度下,生產力就會下降。

帕森斯說,如果戶外工人在這些相對較低的溫度和濕度程度下,勍失去他們的生產力,那麼熱帶地區的勞動力損失,可能高達每人每年500至600小時,這是先前估計的兩倍多。

全球工時損失超乎想像

帕森斯表示,隨著地球持續暖化,對勞動生產力和經濟的影響只會加劇又加速。地球已經比一個世紀前升溫逾1度,而如今這正在影響勞工,衝擊到他們安全工作的能力。而在許多地方,農業和建築等體力繁重的工作,在炎炎夏季將會變得幾乎不可能。研究發現,由於濕熱對勞動力的影響,印度目前每年損失約2,590億小時工時、在中國是720億小時、孟加拉則是320億小時。

隨著全球氣溫上升,在過去的40年來,與高溫相關的勞動力損失至少增加了9%。以印度和中國過去20年的勞動力流失為例,印度在2001年到2020年所損失的年度工時,要比前一個20年期多出250億小時、中國則多出40億小時,罪魁禍首都是氣候變遷。至於在美國東南部等其他炎熱且潮溼地區,也可能會經歷勞動力的「重大的」流失。

氣候變遷危機迫在眉睫

這些結果意味著,人們不必等到全球暖化升高攝1.5度才能體會氣候變遷對勞動力和經濟的影響。醫學雜誌刺胳針(Lancet)去年發表的年度「健康與人類倒數計時」(Countdown on Health and Humanity)報告指出,2020年的極端高溫總共損失了約2,950億小時的潛在工時,在較貧窮國家造成的平均潛在收入損失,相當於4%-8%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去年警告,全球暖化增溫幾乎肯定會在10年內超過巴黎協議的攝氏1.5度上限門檻。在此同時,「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去年刊登的研究則指出,氣候變遷每年造成約10萬起與高溫有關的死亡案件。這代表極端天候對勞動力和經濟的衝擊,不但是人類迫在眉睫的危機,而且已經直接對人命造成威脅。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研究:臭氧污染導致亞洲數十億美元農損
全球暖化 澳洲小鎮測得破紀錄的攝氏50.7度
英國元旦溫暖如春 逾攝氏16度刷新史上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