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話題——第59屆柏林戲劇盛會(Theatertreffen)現場報導 後疫情時代,「我們」還需要劇場嗎?

《像戀人一樣》(Krafft Angerer 攝)
《像戀人一樣》(Krafft Angerer 攝)

文字 王顥燁

編按:2022年5月,德語劇壇的年度盛事——柏林戲劇盛(以下簡稱盛會)再度以實體展開。兩篇自柏林傳回的現場報導,除了帶我們深入了解,後疫情時代歐陸關注的劇場話題。另外,透過專訪即將卸任的總監伊馮娜.巴登霍爾(Yvonne Büdenhölzer),充分認識盛會這11年來如何帶動劇場討論,使其成長為如今國際化、推動女性平權的劇場重要指標。

柏林戲劇盛會(以下簡稱盛會)在受疫情影響發展全數位線上版本,經過兩年以後,2022這一年,終於回歸實體活動。現場活動氣氛熱絡,即使主要場地柏林戲劇節之屋(Haus der Berliner Festspiele)仍在進行外觀整修,整棟建築物還包裹著鷹架與白色塑膠布,卻仍澆熄不了柏林人參與盛會的熱情。演出前後許多觀眾聚集在花園廣場交流意見,人潮久久未散去。

彷彿是卸任前的最後一搏,盛會總監伊馮娜.巴登霍爾和其團隊在引領議題討論上下足功夫,不僅10大「最受矚目」(bemerkenswert)作品扣合時事,劇本市集(Stückemarkt)也以策展主題「(我們)何去何從?」(What is the future worth (to us)?)選出多個(反)烏托邦主題的作品,巧合地呼應烏俄戰事。同時再次與拯救世界協會(Save the World)共同策劃「焦點議題」(Burning Issues)活動,討論平權問題。而「盛會論壇」(TT Kontext)則分享德語區重要劇院為永續發展付出的努力,也檢討現行制度下的問題。

如何說服觀眾走進劇場成了課題

後疫情時代,德語區劇場的指標——戲劇盛會,也必須適應新的日常,不僅得承擔演職人員染疫臨時取消演出的風險,還要和各種家用串流娛樂平台競爭。文化評論人托比.穆勒(Tobi Müller)於《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發表〈泡泡裡的衰敗〉(Schwundstufen in der Bubble)文章中指出,觀眾的消費行為受到疫情影響改變,不再對用議題包裝的劇場作品買單。的確,無論專業觀眾或路人遊客,德國觀眾們開始重新思考進劇場的意義。這同時也考驗創作者和藝術節團隊,該如何說服觀眾,作品值得他們付出一個晚上的專注。

在此氛圍之下,7位評審從大約400個德語作品中,挑選出10部展現時代精神的重要作品。當中不少作品兼具娛樂和思辨,運用音樂、舞蹈來轉譯文本的作品也較以往多,最明顯的是喜劇且充滿歌舞的作品,占今年入選作品中的3部:《偽君子,或是資本主義和意識形態》(Der Tartuffe oder Kapital und Ideologie)大幅改編法國劇作家莫里哀的經典名著、《滑稽斜坡》(Slippery Slope)(註1)用流行音樂產業的虛構明星故事討論取消文化、《人文主義者啊!廢除分裂》(humanistää!– an abolition of divisions)(註2)以音樂劇場來解構詩歌、富含多層隱喻,反思文字、文化和體制的僵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偽君子,或是資本主義和意識型態》,將時空背景搬到1980年代經歷柏林圍牆倒塌的德國。原著中騙子主角答爾丟夫搖身一變成為打著資本主義旗幟的騙子,以高額借貸欺騙毫無資產的民眾買下幻想,最後失去所有。除了保留原著中的角色形象之外,文本做了大幅度地更動,使其呈現資本主義當年如何衝擊以社會主義為基底的德國社會發展,也利用投影紀實新聞影像喚起大眾對歷史的記憶。

演出的最後,則藉由當代法國經濟學者湯瑪斯.皮凱提(Thomas Piketty )提出全球性貧富不均的問題,——督促政府和國際重要組織採取行動,鼓勵坐在觀眾席的每個人去思考,該如何選擇才能一起邁向貧富均等的未來。

劇本市集選出象徵多元世界和環境的作品

劇本市集則從全世界61個國家、357件作品中,選出最後5件作品。總監安娜-凱特琳娜.穆勒(Anna-Katharina Müller)分享,劇本市集特別強調平權和找到創新劇場語言,從30位評審初選階段,考慮的就不是作品的語言、風格、構作等,而是作品是否代表了多元文化、以及我們身處的世界和環境。

於是,評審們選出了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全女演員團隊Igralke搬演作品《奶奶們》(Granies),以記錄和編創劇場的形式將真實故事搬上舞台,藉由5位撿拾寶特瓶回收以換取現金的退休婦女,探討克羅埃西亞婦女退休金制度中的不公平,導致65歲以上的婦女無法在退休後獲得生活保障。作品首演不久便獲得女權記者博雅那.古伯拉(Bojana Guberac)的報導和左翼國會議員達拉.波里其(Rada Borić)的關注,與團隊討論未來也可能將作品帶到議會展演。

從5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萊比錫劇院委託製作的非裔英國女性劇作家阿曼達.威爾金(Amanda Wilkin)則以《而我夢見自己被淹沒》(And I dreamt I was drowning)講述難民逃離強權控制的社會,反諷英國政府對難民的不歡迎,也透露政策對人民造成的劇烈影響。其精神呼應萊比錫劇院發展於前東德的歷史脈絡,因此獲得青睞。

劇場仍舊是提供人民思考和討論的場域

從白天的論壇講座到晚上的作品展演,盛會所有議程及演出順序的安排都彷彿在宣告:慶祝後疫情時代的劫後餘生,並且一同思考未來我們要往哪去。入選作品中在在發人深省,不僅有如《男人與他的階級》(Ein Mann seiner Klasse)提醒觀眾不要忽略社會底層的貧窮,重新檢視現有的體制結構。《聖女貞德》(Die Jungfrau von Orlenas)希望將多數人從父權結構中解放,《像戀人一樣》(Like Lovers Do)提醒大眾不要再隱忍那些以愛為名的性暴力。現實生活中,多元平權、永續發展和貧富階級都還需要我們去行動,做出選擇與改變。

面對作品的選擇,部分文化評論人似乎不太買單,如克里斯汀.朵爾賽(Christine Dössel)於瑞士新興媒體《共和國》(Republik)〈戰爭時刻的劇場——對柏林戲劇盛會的印象〉(Theater in Zeiten des Krieges)一文寫道,這些作品「品味精緻小眾(Niche),是一群被過度保護的書呆子菁英在劇場泡泡裡做出的選擇」,或者托比.穆勒認為今年10件入選作品的政治意涵似乎遠大於美學意義。此屆評審也在最終公開論壇中回應這些評論,認為他們在選擇作品時烏俄尚未開戰,也許是因為創作者回應當代社會提出的質疑,並在作品中尋找答案,才使得入選作品反映時代精神。

劇場之所以獨特,正是因為它能夠創造一群人在一個特定時空裡的交會,在看完作品帶來的思辨,理解社會如何運作,提醒大眾作為社會中的一分子,又該如何做出選擇。面對外界爭議,盛會也始終未放棄劇場扮演的社會性功能:作為提供人民思考和討論的場域。對於觀眾而言,重要的是,我們還需要劇場嗎?

是的,永遠需要。

(註)

1.《滑稽斜坡》為2016年來台臺演出《共同境地》導演雅葉.洛能(Yael Ronen)的最新作品,由柏林高爾基劇院(Maxim Gorki Theater)製作,以洛能一貫幽默反諷的風格貫穿全劇,玩味反轉百老匯音樂劇的形式。

2.《人文主義者啊!廢除分裂》戲名改編自奧地利作家恩斯特.揚德爾(Ernst Jandl)的詩歌作品《來自異鄉》(Aus der Fremde)。《來自異鄉》是揚德爾以第三人稱詩歌體描寫他和文學家伴侶費莉德麗克.梅羅克(Friederike Mayröcker)愛恨交織、相互牽制的同居生活。

(BOX)疫情下的盛會討論

解封許久的德國,防疫措施鬆綁許多,普羅大眾也將新冠病毒視為一般感冒病毒,繼續如常生活。演出當天若有演員確診,劇院和團隊就得立刻決定是否照常演出。今年盛會中唯一更動的節目是《聖女貞德》:由首次入選盛會的波蘭女導演艾薇琳娜.馬基尼雅克(Ewelina Marciniak)改編《聖女貞德》原著,結合經典電影影像、動作設計等美學來解放父權結構底下的聖女╱處女形象。柏林首場演出當天,一位演員確診,劇團最終決定改以90分鐘影像版和20分鐘的現場版本一起呈現。總監巴登霍爾說明,這完全是基於藝術考量,當天也有近9成觀眾留下來觀賞演出。

因應疫情的臨時變動,還是給自由工作者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盛會論壇」中策劃了題目「永遠如此?」(Forever Present?)討論德語區劇場整體受疫情影響的現況,導演海格.舒米特(Helge Schmidt)就分享,大多數劇院和自由工作者還是經常擔心演出或工作被取消,這樣的不確定性影響許多劇場人思考,如今的體制是否出了問題,是否仍然值得自己付出大量的心力投入。

在「盛會論壇」其他系列講座中,不少與會嘉賓也都提到針對疫情,體制需要做出的改變,比如調整補助方針、增加數位內容等,如今幾乎大部分劇院都有數位資料庫,而盛會更是錄製完整講座內容收錄於媒體資料庫中免費供大眾瀏覽。

另一個需要改變的重點則是永續發展,比如妥善回收資源再利用,也盡可能使用友善環境的材質。多位嘉賓都呼籲,期盼政府能夠正視疫情影響和永續發展的相關問題,並確實立下規範來推動更加全面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