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農場:新加坡如何把多層停車場變成農場

吳麗嬌的高層屋頂農場
吳麗嬌的高層屋頂農場

吳麗嬌(Eyleen Goh)在新加坡一個停車場的頂層上經營著一家農場。她說,這並非是一樁小生意 - 這家農場為周邊的零售商每天提供400公斤的蔬菜。

「新加坡很小,但我們有許多停車場。能在這裏擁有農場以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幾乎就是我們的夢想,」吳麗嬌說。

目前,至少有十幾個這樣的房頂農場在新加坡這個東南亞城市國家發芽生根。

作為增加當地糧食生產計劃的一部分,政府在2020年開始租賃這些不同尋常的場地。這個人口550萬的國家目前90%以上的食品需要進口。

但人口稠密的島國新加坡空間稀缺,這意味著土地昂貴。新加坡有世界上最貴的房地產。

一名農場主告訴BBC,他第一個停車場地塊的高昂價格意味著他不得不放棄,搬到一個較便宜的地方。

當BBC新聞訪問吳女士的農場時 — 一塊只有大約三分之一足球場地大小的地方 — 那里正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工人們正在採摘、修整和包裝菜心。

採摘蔬菜
工人們正在採摘蔬菜。

與此同時,在另一端,一名員工正忙著移植幼苗。

「我們每天都在收獲。取決於我們種植的蔬菜品種,每天收獲可以從100公斤,到200公斤,或是到400公斤不等,」 吳女士說。

她說,開辦農場大約需要100萬新元 (約等於489萬人民幣),其中大部分錢花在幫助加速收割的設備上了。

雖然她得到一些補貼,吳女士說,她的生意目前還沒有盈利。

她僱傭10名員工,每年還需要支付大約9萬新元的租金租賃這塊地和另外一個停車場,另外一個停車場目前仍在凖備過程中。

「我們興建階段正好趕上新冠疫情,因此物流成本要貴得多,耗時也更長,」吳女士解釋說。

「而且,這是政府的第一個屋頂停車場招標,整個過程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新的體驗,」她補充說。

新加坡的房頂農場主們也正在尋找其他方式賺錢。

吳庭寬(Nicholas Goh,與吳女士沒有親屬關係)說,他設法通過每月向人們收取一定費用在他的城市農場摘菜賺取了利潤。

他說,這一主意特別受到附近住家的歡迎,因為「這是一種社區方式,而非商業模式。」

然而,另外一位城市農場主李健(Mark Lee)說,高成本迫使他搬到另外一棟只收取「微不足道」費用(即租金較低)的工業建築。

李先生說,「蔬菜歸根結底也只是蔬菜而已。你可以買到最新鮮和質量最好的,但人們為此能支付的金錢有限。我們這裏說的又不是什麼松露。」

「生存問題」

屋頂農場並非是新加坡旨在增加糧食產量的唯一方式。

該國大部分本地農產品來自政府大力補貼的高科技設施。根據官方數據,2020年,新加坡共有238個有許可的農場。

新加坡食品局(SFA)說,有些農場已經盈利,可以擴大生產增加利潤。

SFA發言人對BBC說,「食品安全對新加坡來說是一個生存問題。作為一個資源有限,但卻與全球緊密相連的城市小國,新加坡很容易受到供應中斷和外部衝擊的影響。」

該發言人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斷採取措施,確保我們基本資源至關重要的原因。」

今年早些時候,當該地區的幾個國家禁止或限制一些關鍵食品出口時,食品安全問題成為新加坡關注的焦點。

由於烏克蘭戰爭和新冠疫情推高了從主食到原油的一切成本,那些依賴進口的各國政府試圖保護其食品供應。

到2030年, 新加坡希望能生產本國所消費食品的30% - 這是目前數量的三倍以上。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陳維寧(William Chen)教授表示,應該為城市農場提供更多支持。

陳教授說,「有一些措施已經到位,比如來自SFA的提高生產力的補助金,以及定期舉辦農貿市場以鼓勵消費者購買本地農產品。」

陳維寧目前是南洋大學食品科學和技術項目的主任。「也許可以考慮幫助當地農場主採納一些簡單技術,」他說。

但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阿科特(Sonia Akter)認為,高昂的運營成本仍然是城市農場主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

「新加坡正在為這一領域工作的企業家提供大量的補貼和財政支持,」她說,「問題是當政府支持停止時,這些農場是否能夠運作,並具有商業可行性。」

再回到被新加坡大都市被摩天大廈環繞的吳女士的屋頂農場,這裏似乎與傳統的農業景象有著天壤之別。

然而,吳女士呼應了在她之前幾輩農民的心聲:「放棄不是一種選擇。挑戰越大,回報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