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不等同於基因改造 台灣應與國際接軌訂立管理規範

文/台灣食品安全促進協會秘書長 孫銘宗博士

今年5月,英國透過基因編輯技術,讓番茄的維生素D含量提升到幾乎等同於兩顆蛋或一份鮭魚,若能成功商轉,將有望解決多數人維生素D攝取不足之問題。然而,即便此高含量維生素D番茄已反映出基因編輯作物可為人類健康帶來效益,基因編輯作物管理規範在國際間還未達成共識。目前有少數國家仍將基因編輯作物視作基改,並以基改法規規範基因編輯技術,但也有許多國家已依循科學,在基因編輯作物並不包含外源基因的原則下,可視同傳統農產品而無須以基改法規規範,不但有助於提升農業生產力,協助作物調適氣候變遷,促使農業科技發展。

多國開始重視精準育種 持續精進國內基因編輯管理規範已成國際趨勢

目前已有許多國家認為基因編輯作物不含外源基因,故不視為基改作物,例如:美國的基因編輯法規便將基因編輯產品的安全性視作與傳統育種作物相當;而在日本,若基因編輯食品經早期諮詢後,確認其不屬於基改食品,便不需經過安全性審查與強制產品標示。事實上,一旦有了相關法規的保障與支持,國家農業科技的研究量能也得以被激發,進而研發出有利於人類與環境的產品,像是日本獨步全球的基因編輯GABA番茄,便能降低血壓與緩和緊張,以及美國的基因編輯高油酸大豆,提高不飽和脂肪酸能增加油品的穩定性亦有益人體健康。

而隨著越來越多專家以科學角度,提出基因編輯作物不含外源基因,應將基因編輯視為傳統育種技術之一,近年來許多國家也遵循此科學原則並持續精進國內基因編輯管理規範,除可提供更多對人類健康有效益的作物,也確保國內糧食供應鏈之安全性與韌性。

以英國為例,英國過去對基因編輯技術的態度是相對保守,但在今年,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向國會提出應將基因編輯與基因改造作物做出區別,並支持基因編輯作物技術的發展。而今年5月,英國國會也提及了基因工程(精準育種)法案(The Genetic technology (Precision Breeding) Bill),稱政府將鼓勵英國在農業與科學方面的創新技術,並將開放相關法規,以提升農業的永續發展和確保糧食安全。此法案目前已完成下議院三讀,並送審上議院。英國第一批基因編輯作物有望於2023年問世,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首席科學顧問Gideon Henderson也預測在未來四到五年,可能會出現大量基因編輯產品。

除英國外,加拿大今年5月正式上路的《新穎性產品安全評估指南》,除了將基因編輯技術視為傳統育種,也更新了基因編輯相關法規內容。甚至是以基改法規規範基因編輯並對基因編輯技術相對保守的歐盟,也在今年首次啟動相關倡議與草案討論,主張現階段的基改管理規範已不適用特定新興基因技術產品,並擬定於2023年第2季提出修法建議。

農業法規若不符科學原則與國際趨勢 恐造成國際貿易障礙

事實上,過去英國與歐盟對基因編輯技術相對嚴謹與保守,其基因編輯管理規範亦相較他國嚴苛。然而,今年前述國家在相關法規上不但有重大突破,且法案時程快速。歐洲議會內的科學前瞻小組(STOA)曾表示,歐盟若持續以基改規範管理基因編輯作物,恐造成未來貿易障礙。

歐盟對於現行境內基因編輯管理規範恐造成國際貿易障礙的擔憂,並非無中生有的焦慮,主要因為特定基因編輯產品在本質上即與傳統育種產品相同,而無法以檢驗方法區分。事實上,美國貿易署與美國商會皆曾呼籲台灣應以「科學證據」為原則訂立基因編輯作物之管理規範,以避免與國際管理方式分歧的台灣本位產業規範與標準形成貿易阻礙。而在今年6月啟動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協議中,也指出台美未來應採取以科學證據為基礎的法規,建立糧食安全與生產方式之合作機制,並利用創新技術以提高農業生產力,減少土地、水及燃料使用,以及促進氣候調適與供應鏈韌性。

台灣擁有良好的農業基礎,目前國際情勢也正值台灣產業升級及轉型的「黃金時機」,故台灣應把握基因編輯技術為農業帶來的效益,並借鑒其他國家之經驗,以「科學證據」為立法原則,盡速訂立符合國際趨勢之精準育種法規,以促進農業發展並降低農業貿易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