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葉部長,這五件大事,您的母校等您去救!

懸缺將近50天的教育部長,終於要在7月16日由原內政部長葉俊榮轉任!

目前教育部正逢多事之秋,12年國教課綱、台師出走、台大校長遴選……等燙手山芋,都讓各界對於這位新部長抱以同情的眼光。葉俊榮在告別內政部的茶會中,高歌了一曲翁立友的《堅持》,間接地昭告天下,未來將是「任重而道遠」。

細數葉俊榮未來得面對的苦差事中,最亟待解決的應該還是「卡管爭議」。擁有3萬名學生、2200多位教師、180億年經費的台灣大學,已經超過一年沒有校長了,身為台灣第一學府,今年創校90週年,台大校長爭議,影響層面之大早足以動搖國本。

在近400天沒有校長的日子裏,有多少台大校務硬生生地被擱置、延宕及弱化,已埋下不少病端。這些都是葉俊榮上任前不能不知道的事實。

圖/因著拔管案,台大長達1年多沒有校長,在各個層面都產生不少影響。

病端一:沒有校長,經費爭取難 高教深耕計畫經費縮水四成二

首先,經費的落差最頭痛。

今年2月,高教深耕計畫申請結果公布,在2011年邁頂(邁向頂大)計畫拿到31億元的台大,卻在七年後的高教深耕計劃只拿到18億元,足足縮水四成二,而台大提出的15個計畫更只通過7個,儘管高教深耕的總經費原就不如「邁頂」,但台大無校長,更是經費嚴重縮水的禍首。

近來無論是高教深計劃或立院財委審核高教預算的場合,各大學校長無人敢缺席,一如清華、交大、陽明、成大,都是校長甚至正副校長出席,唯獨台大只能由副校長出馬。

「沒校長,承擔計畫審查、審核質詢的人變成『代理校長』與『教務長』,當然會被質疑全校性計畫的代表性,」台大化學系助理教授徐丞志忿忿地說:「任何一個預算的申請,整個願景(vision)都是要校長作為一個(leader)去教育部講清楚,有沒有校長,影響就很大」。

病端二:沒有校長,資源無法分配 許多作業停擺

圖/因著拔管案的緣故,台大在爭取各項經費上,也都受到影響,而因為無校長可簽核,也有許多請款案停擺。

沒有校長,不但爭取經費會減少,更進而影響各個校級單位的正常維運。拿前一陣子鬧出校長難產的文化大學為例,因為學校的經費無人簽核、配置,導致請多請款案停擺,甚至還傳出校內的大夏大新兩館積欠台電近67萬元電費,收到催繳及斷電通知單。

台大更是如此。目前台大共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還有40多個教學建置外的校級「中心」,可謂食指浩繁,校方財源短缺,各單位跟著縮衣節食、共體時艱事小,麻煩的是,許多維運的基本開銷根本無法下放。

先前台大學生會長林彥廷就在臉書上怒批:「台大重要經費沒人敢批」,現有的行政團隊都在期待明天能卸任,由「未來的團隊」執行。

台大高研院前副院長陳昭瑛更憂心忡忡:「這麼多的『中心』級單位,一但錢不夠,就得考慮合併或退場,但誰存誰廢?牽涉到學校的發展方向,以及人員的配置整併,甚至員額的資遣,茲事體大,代理校長哪敢決定?」

陳昭瑛更透露,目前高研院已經零經費,七年前的邁頂計畫到12月底結束,等於上一波的經費都得結案,現在沒經費,要支付給職員的薪水,只好向學校借支,來延續高研院,原還寄望高教深耕的錢可以配置下來,但到了三月底,依然無訊,五位職員就紛紛離職……

「有一個職員,我特別不捨,他是領身心障礙手冊的工友,由於無法支付他薪水,他只好離職,勉強找個送貨員的工作……」陳昭瑛說。

病端三:沒有校長,捐款大幅縮水

圖/儘管台大目前有代理校長,可是募款這一工作,還是得由正式校長來進行,這是代理無法取代的。

大學的財源,除了教育部補助、學費、租金管理費外,「自籌經費」舉足輕重,亦即俗稱的募款。這通常也是校長的主要責任,是代理校長無法做到的。

據了解,前校長李嗣涔時代,當時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捐了一個宇宙館,2017年11月27日正式開幕的「次震宇宙館」,梁次震前後共捐贈了台大10億。但,自去年6月21日楊泮池卸下台大校長一職後,這一年多沒校長的日子,台大募款已大不如前。

《遠見雜誌》根據台大網站的「台大捐款芳名錄」杷梳了近三年的捐款情形,發現2015年6月22日至2016年6月21日,及隔年(2016-1017)同期,都各有3.38億和3.98億的捐款,但自從2017年6月22日後至今年的6月21日,捐款已縮至1.99億元,等於比前一年度縮水近二億。校內教職員紛紛傳言,不少企業原本承諾要捐款給台大,都先暫緩。

病端四:沒有校長,許多國際合作無法走下去

圖/少了校長這重要代表角色,台大的各個國際計畫很難執行。

由於家裏沒大人,讓台大許多「外交」型的計畫很難執行。

台大政治系莫內講座教授蘇宏達指出,國際交換學生與雙聯學位等,都需要校長帶著國際事務處的同仁去談,這就像是外交關係,若是代理校長去談,其他學校會擔憂代理校長談出來的結果未必具持續性。

蘇宏達舉例,他目前正與德國漢堡大學洽談合作計畫,內容需要校方承諾,「但這很為難代理校長,畢竟這是個五年計畫,經費約得3000萬,我沒有辦法承諾對方!」

蘇宏達對於代理校長的處境也很同情:「業務只要跨到三年以上的,代理校長都很難作決定。全世界代理的都一樣,不能做大規劃,只能發薪水。」

據了解,由蘇宏達擔任主任的台灣歐洲聯盟中心今年需要重新議約,涉及到三年以上的費用和承諾,一開始代理校長一直不簽,後來迫於情勢,蘇宏達再三催促:「整個案子足足從一月底拖到五月底,延後四個月,他才簽,這還只是舊約renew(更新)!」

蘇宏達還有別的案子延宕。例如每年跟歐盟大使的指導委員會確定,本來都是三月開,但今年延到八月,「對方一直等我們的邀請函,但等不到。」

 同樣的糾結,台大高研院也有。高研院與大陸嶽麓書院於去年12月29日簽訂了學術交流及合作研究意向書。雙方約定結為姊妹研究單位,雙方約定,每年選派1至3名研究人員赴對方單位進行為期1至2個月的研究。但現在很難執行。

「我們合作計畫去簽約時非常隆重,台下有幾百個人觀禮,拍了照,還上湖南大學新聞。現在我們沒辦法履約,讓人家覺得我們在兒戲啊!很丟臉誒!」陳昭瑛義憤填膺地指出:「因為沒有錢,以往若外地的學者來台,都按教授級別給薪,但現在只能東拼西湊,從各個老師的經費中拿來支付。」

病端五:沒有校長,台大的國際能見度被消音

圖/校長作為一所學校的重要門面,如今台大缺少校長,也讓許多活動、國際能見度受到影響。

最令台大師生擔心的是,還包括台大在國際的競技場上正在被消音、被fade out(淡出)!

一位教授抱怨,近來台大在所有應該要出頭爭取的地方都缺席,兩岸的論壇、亞太會議,國際研究……國內國外,台大在快要沒有face了!

以今年6月24-27日由台大主辦的《2018環太平洋大學校長會議(APRU-APM)》國際會議為例,這是多麽難得的國際曝光機會,APRU-APM被學術圈譽為世界高教的「世大運」,國際頂大如史丹福大學、加州伯克萊分校、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新加坡大學、東京大學、北大、北京清華大學等皆為會員校,而台灣則有台大及清大入列。

但據台大自主聯盟指出,由於台大校長出缺,此次來台參與論壇的25所大學校長及60多名代表,對主辦方台大沒有正式校長,感到訝異。自主聯盟代表指出,今年加州理工學院、史丹福、加州柏克萊皆無代表參加;中國大陸的北京、清華、復旦、南京等大學也無一人參加,僅有浙江大學派了一位國際事務主任出席,使得此次會議成為歷年舉辦規模最小的會議之一,更有人譏為:「這是一場『副校長』會議!」

不過台大校方事後回應,APRU有來自14國40校,共27位校長、40位副校長、國際長,總計 111 位來自高教界的領導翹楚與行政專業人士參與。

又如台大藝文中心邀請國外藝術家來台的展覽活動也大多停擺,「藝術家音樂家演出的合約,是要預先排的,德國司徒加特大學交響樂團今年即將自費來台,台大藝文中心卻連演出場地都沒辦法談,這不是笑話嗎?」台大中文系教授陳昭瑛也憂心指出。

又如,以往每逢「十」的校慶都是一系列的活動、論壇和邀約,但今年是台大90校慶,照理很多前置作業應該要啟動了,但至今仍沒聽到動靜,恐怕將冷冷清清。

要建立一所大學的國際聲譽很難,要毀掉卻易如反掌!在台大近400天沒校長的日子裏,表面看似運作如常,骨子裏卻已陸續出現體質崩塌的紅字了。這是葉俊榮部長就任時,必須深刻瞭解的事實。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