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 政府施政未以民為本

【記者蕭文彥/黃啟明 台北綜合報導】立法院最新報告9日指出,經調查,近5年民眾運用電子化政府查詢政府公共資訊比率逐年滑落,申請電子化政府服務比率每百人只有32人次,顯示電子化政府服務設計未以民眾需求為核心。 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出爐的「中央政府推動電子治理之檢討」報告說,當前電子化政府服務之規劃設計思維往往是由上而下,未以民眾需求為核心,致電子化政府服務之利用率偏低。 報告指出,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年發布之個人家戶數位機會調查報告,近5年來受訪民眾中,透過線上申請電子化政府服務之比率大致在每100人有32人次上下,而運用電子化政府查詢政府公共資訊之比率則有逐年下滑趨勢。 從2012年每100人有50.1人次,逐年滑落到2016年每100人只剩33.8人次,反映民眾使用政府線上服務之普及率尚待提升。 報告認為,為實踐開放政府理念,提供民眾政策參與管道,國發會已建置公共政策參與網路平台,截至今年4月底計有1506件提議案件,其中59件經附議成案,已有初步成果。 報告建議,行政部門除宜適時檢討現有線上服務之改善或存廢外,未來規劃相關服務時,宜先蒐集民意,鼓勵民眾參與設計,提升民眾認同感;並落實資料開放,透過適當宣導縮減數位落差,鼓勵民眾使用政府線上公共服務及參與公共議題討論,提升民眾利用率。2017/9/9 司改報告書 籲放下本位主義 【記者黃啟明台北報導】總統府8日發布「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成果報告書」提到,身為主要權責機關的司法院與法務部,當社會要求大幅度變革時,難以開誠布公,放下本位主義,共同尋求改革的解方。 總統府說,從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歷經意見徵集、分組會議、總結會議三個階段,來自各界委員充分合作,針對現行司法制度提出諸多寶貴建議。未來各相關機關持續與社會對話,向人民說明司法改革的進度與成果。 總統府8日發布「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成果報告書」,向全體國人報告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工作成果。 報告中指出,這次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引入創新、開放、民主改革程序,達成豐碩具體成果。但有一些仍須反省並努力改進的層面,是後續政府推動各項改革可以引為借鑑的寶貴經驗。 報告說,開放、民主的改革程序,確實讓更多的人民,能夠參與國是會議各階段進行。但,不論是公眾討論,或是媒體報導,還是很難跟上複雜細緻的討論內容,經常以略嫌簡略的方式,來呈現相關議題。 報告書強調,「這顯示了,我們對於議題與決議的說明,乃至於會議資料的呈現,仍然不夠親民,不夠貼近社會大眾習慣的語言」。因此,政府推動各項政務與改革,必須繼續強化與社會的溝通和對話。另一方面,民眾主動追蹤政府施政作為,進而積極參與的意願仍低,這也讓國是會議的民主程序,沒有達到最大效果。 報告書建議,未來政府在形成重大政策時,應設計更友善、更具誘因的參與機制,提高人民參與意願,擴大社會參與深度與廣度,進而提升公共政策決策品質。 另外,這份報告書也提到,任何改革,都涉及制度的調整與人事的變革,身為主要權責機關的司法院與法務部,「既是推動改革的主力,也是改革的主要對象」。在這兩種角色之間,機關難免會有猶疑不定、不知如何自處的狀況出現。 報告書提到,再加上長年以來,機關對於各項事務,皆有慣常的作法與程序,難以一朝一夕翻轉改變。當社會要求大幅度的變革時,機關很容易轉換為較為保守的心態,難以開誠布公,放下本位主義,共同尋求改革的解方。 報告指出,與1999年的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相較,這次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司法院、法務部已經有了相當幅度的改變,願意以正面、積極的態度,來回應社會的質疑。在某些議題,也展現了相當開放的態度,願意引入民間的聲音,來協助機關完成變革。「衷心企盼,機關能夠繼續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與民間通力合作,共同落實司法改革的重大工程」。20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