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地雷別再踩!5 大常見錯誤一次看懂,醫藥費報稅千萬注意這件事

報稅季延長到 6 月 30 日,不過報錯還是得補稅!每年總有不少人明明有誠意報稅,卻因為搞錯規則,不但省不到稅,還得多繳錢。

你知道嗎?拿過保險理賠的醫藥費,其實不能再列入扣除額。不少人以為「我有醫院單據就能報稅」,卻忽略這筆錢已經被保險公司給付,不算是自己支出的部分,報了就違規。

像是網友小花(化名),去年報了 20 多萬的醫療費,結果其中 5 萬是保險理賠,國稅局發現後不但不准報,還要求補稅。根據國稅局規定:報稅只能扣除你「實際有支付」的醫療費,如果有理賠,就不算你自己出錢,千萬別報錯。

除了醫藥費之外,還有以下 4 個報稅地雷,也是一不小心就會中招:

  • 免稅額搞錯:不是所有長輩都能報 14.55 萬元的免稅額,像叔叔、舅舅就不適用。子女滿 18 歲又有工作能力,也不能列入扶養。

  • 亂改、漏報所得:別以為報稅系統自動帶入就萬無一失,房租收入、私人借貸利息、海外所得等,都是高風險漏報項目。

  • 扣除額申報錯誤:像宗教捐款、教育費用、保險費用,若沒有依規定報,可能會被打回或遭追稅。

  • 申報沒送出:用手機報稅卻忘記點「上傳」,以為完成實際沒送出。只有看到「申報完成」、「上傳成功」才算數!

若真的報錯,也別慌,只要還在期限內(6/30 前),都能上網或重寄修正申報書。如果已過期,則須書面申請更正。

報稅不只是繳錢的義務,更是幫自己省錢的機會。了解正確規則,不僅能避開補稅陷阱,也讓你的荷包少失血。


報稅全攻略


👉 原文出處

https://applealmondrealty.com/posts/39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