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汙染可望靠毛毛蟲來解救?

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 / 綜合報導

(*文內含蟲類影片及圖片,請慎入)

全球的塑膠汙染問題日益嚴重,除了塑膠袋、吸管、還有化妝品中的塑膠柔珠都正在大肆汙染這片大地與海洋,危及地球上生物的健康與性命。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一種以難以分解的「聚乙烯」為食的蛾類幼蟲,或許可為全球的塑膠汙染問題帶來一線生機。

來自西班牙坎塔布里亞生物醫學及生物技術研究所的Federica Bertocchini像往常一樣觀察蜂巢時,發現蜂巢正受到大蠟蛾的幼蟲攻擊,那些幼蟲吃掉蜂蠟、破壞蜂巢,因此她將這些蠟蟲挑出來用塑膠袋裝著,結果發現密封的塑膠袋破了洞,蠟蟲們逃了出來。

後來她與劍橋大學的生物學家Paolo Bombel與Christopher Howe合作研究,研究小組讓上百條蠟蟲接觸一個塑膠袋,40分鐘後開始出現小孔洞,每條蟲平均一小時咬出2.2個孔洞,12小時候,該塑膠袋重量減少了92毫克,搗碎了那些幼蟲並把漿液塗到塑膠袋上時,也得到重量減少的結果。


新聞照來源:CSIC Communications Department

研究小組發現被啃咬過的塑膠出現乙二醇的痕跡,意味著塑膠真的被有效分解並被蠟蟲消化,不是只有吃或者啃咬而已,他們認為蠟蟲能夠降解這種由聚乙烯製成的塑膠袋。

20170429a02a01
20170429a02a01


新聞照來源:Federica Bertocchini

不過,這項發現與證據並沒有說服所有的學者,「這可以用其他化學現象解釋」,密西根州立大學教授Ramani Narayan指出,就算蠟蟲真能生物分解塑膠,這也絕非神奇的魔法,很有可能在蠟蟲進食的同時再將微量塑料釋放至空氣裡,依然會進入食物鏈以及人體當中。

目前,研究者還沒有找出蠟蟲降解聚乙烯的機制,但推測與蠟蟲吃的蜂蠟有關,Bertocchini解釋,他們不是想要直接用蟲子來解決問題,若是分析出這與蠟蟲體內含有的酶有關,那麼就可以透過生物技術方法大量複製,而不是應用百萬隻的蟲子。「但這也不代表我們可以毫不在意地使用塑膠、製造垃圾。」

消息來源:Wired

延伸閱讀:
【匯流新聞網】沒有塑膠袋,我們會如何?
【關鍵評論網】日本學者發現:這個吃塑膠的細菌,能將寶特瓶分解至原始狀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cnewscom2016@gmail.com,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拍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