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腹瀉、便祕,腸躁症上身!營養師:低腹敏飲食,助緩解不適症狀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上班族壓力大、忙碌緊張,不少人經常出現腸胃不適的狀況,像是腹瀉、便祕,或是以腹脹、腹痛來表現,甚至有人會伴隨偏頭痛、背痛等症狀,影響生活品質。這些患者往往是罹患所謂的「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透過低腹敏飲食,有助改善不適的症狀。

上班族壓力大、忙碌緊張,不少人經常出現腸胃不適的狀況,像是腹瀉、便祕,或是以腹脹、腹痛來表現,甚至有人會伴隨偏頭痛、背痛等症狀,影響生活品質。這些患者往往是罹患所謂的「大腸激躁症」。
上班族壓力大、忙碌緊張,不少人經常出現腸胃不適的狀況,像是腹瀉、便祕,或是以腹脹、腹痛來表現,甚至有人會伴隨偏頭痛、背痛等症狀,影響生活品質。這些患者往往是罹患所謂的「大腸激躁症」。

台灣約有數百萬人罹患腸躁症,引發原因:壓力、飲食、腸道敏感異常等

台灣約有數百萬人罹患腸躁症,且長期反覆或交替出現腹痛、腹脹、腹瀉、便祕等症狀,對學習及工作效率、醫療資源的耗用,和生活品質都有莫大影響。4月19日是世界腸躁症日(World IBS Day),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腸躁症,全球有10%人口(近七億七千萬人)為腸躁症所苦,推估台灣盛行率約為10~20%。

腸躁症確切原因不明,壓力、飲食、腸道敏感異常等因素影響,主要於相關症狀至少在6個月前開始,在過去3個月內平均每周至少1天的復發性腹痛,其嚴重者影響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

腸躁症治療不佳存在三大問題

台灣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理事長盧俊良教授指出,台灣醫療水準先進,但在腸躁症的藥物治療卻似乎落後歐美日等國,目前國際已經有10餘種的腸躁症新藥治療,台灣尚未引進,也讓腸躁症的病患陷入困境。影響台灣腸躁症治療不佳存在大問題包括:

1.病人對疾病了解不足,影響就診與治療。

2.國外新藥未引進,影響改善效果。

3.低腹敏飲食(Low FODMAP diet)衛教待加強。

在低腹敏蔬果的研究上,近期美國研究顯示,慢性便祕型患者每天食用2顆綠色奇異果,持續4周後的結果相較於每天食用黑棗,或是車前草的患者,其效果相當。
在低腹敏蔬果的研究上,近期美國研究顯示,慢性便祕型患者每天食用2顆綠色奇異果,持續4周後的結果相較於每天食用黑棗,或是車前草的患者,其效果相當。

此外,提醒病患除藥物治療外,可與營養師討論採用低腹敏飲食,減輕症狀有助病情改善。

研究:腸躁症影響工作生活 易釀睡眠障礙

盧理事長進一步分析,根據《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期刊顯示,臺灣腸躁症患者與無腸躁症者相比:發生睡眠障礙的情況高出2倍(腸躁症患者睡眠障礙41.4%、無腸躁症者22.7%),因腸胃問題自工作或學校缺席的比例高出2.5倍(腸躁症患者14.3%、無腸躁症者5.9%)。罹患腸躁症的患者(55.4%)比沒有罹患腸躁症的人(34%)更常向醫師求診。

腸躁症治療趨勢:整合腸胃專科醫師、低腹敏認證營養師及精神科醫師團隊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視鏡中心王彥博主治醫師觀察國際治療趨勢發現,腸躁症的治療已經從單一科別進展到整合藥物治療、低腹敏飲食、生活型態改變、精神心理治療四大面向;即使是對於便祕型、腹瀉型、慢性便祕不同類型的腸躁症,在國際間也已經有十多種新藥物選擇,台灣則尚未引進。

近年來國際討論甚多的低腹敏飲食,也是不錯的飲食治療方式,可以有效緩解。根據2017年的低腹敏飲食研究,發現西式飲食模式(即高脂肪、高糖飲食、鹹味小吃,如:蛋糕、餅乾、糕點、甜味飲料、薯片等)與引發腸躁症症狀有關連。在低腹敏蔬果的研究,根據近期美國研究顯示,慢性便祕型患者每天食用2顆綠色奇異果,持續4周後相較於每天食用黑棗,或是車前草的患者,其效果相當,且在腸道運輸減少近2成時間。

澳洲蒙納許大學研發低腹敏飲食APP,幫助患者容易查詢低腹敏的食物,例如草莓、奇異果、鳳梨等。
澳洲蒙納許大學研發低腹敏飲食APP,幫助患者容易查詢低腹敏的食物,例如草莓、奇異果、鳳梨等。

壓力與飲食常是誘發腸躁症的原因,王彥博醫師也進一步指出,目前國際腸躁症的治療方式是以整合醫療模式(IBS integrated care)進行,未來治療腸躁症的方向為:低腹敏營養師、腸胃醫生及腸胃精神醫生整合治療,以達到較佳效果。

低腹敏飲食改善症狀 營養師教你怎麼吃

澳洲蒙納許大學在低腹敏飲食的研究顯示,86%腸躁症患者採行低腹敏飲食後整體症狀獲得改善;經蒙納許大學通過認證的低腹敏營養師吳柏姍指出,腸躁症患者實施低腹敏飲食,確實有助於緩解腸胃道不適狀況。

衛教腸躁症患者選擇低腹敏食物,需要有讓患者方便易懂的工具,可查詢食物中腹敏成分多寡與可食份量,澳洲蒙納許大學研發低腹敏飲食APP,幫助患者容易查詢低腹敏的食物,例如草莓、奇異果、鳳梨等。然而,實施低腹敏飲食需要經過專業醫師與營養師嚴謹控管,也不適合長期進行,以免造成營養失衡等問題產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