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促法立法公聽會 學者憂壯世代搶資源 崩世代10年後變「悲壯世代」

台灣人口結構將出現改變,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6日)舉行「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公聽會,討論壯世代立法議題,就有學者專家認為,額外定義一個世代就可以多拿資源並不合理,相對於壯世代,「崩世代」可能更需要資源,否則再過10年,可能會出現「悲壯世代」。

民眾黨立委吳春城日前提出《壯世代政策與產業發展促進法》草案,但勞動部長何佩珊認為是否有必要將壯世代上綱為法律值得商榷;行政院則已邀集各權責機關召開會議,推動壯世代社會參與促進措施。立法院衛環委員會6日舉行公聽會,聆聽社會意見。

多位學者專家都提及,應先定義出「壯世代」年齡為何?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許甘霖指出,商業周刊認為是45歲以上,法案卻寫55歲以上,55歲以上年齡又很廣,每個年齡層需求不同,就會遇到政策實用性的問題;另外他也提到世代正義問題,現在已經出現「崩世代」,這群人不願意生、不願結婚,才是少子化原因,應該將資源挹注到崩世代上面,不然再過10年,可能會出現「悲壯世代」。

淡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則直言,55歲以上的人掌握了台灣三分之二的財富,壯世代是財務弱勢族群嗎?壯世代得到的資源比其他世代少嗎?我們為什麼要照顧他們?他強調,額外定義一個世代就可以多拿資源並不合理。他說:『(原音)我們經濟學常強調,資源投入要有效率,資源投入是要把餅做大、不是獨厚某些做餅的人、不是疊床架屋;如果真的要照顧壯世代,不是讓某一個世代的資源變壯,而是要讓整個世代真的可以用續經營走下去。』

勞動與發展協會理事長辛炳隆指出,壯世代定義在55歲以上有疑慮,立法者一定要非常強的論述,不能說只是依照勞保條例相關規定。還有草案中最為著墨的是消除歧視,如年齡歧視,但其實現行法令中就有相關法條,但依然還是有歧視,所以只是政府做得不夠好、關鍵是罰則跟執行,絕對不是重新定一個法就能解決。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民眾黨壯世代政見 籲借鏡荷蘭工作法案
柯文哲倡壯世代運動 打造「長壽經濟」護國神山
逾8成壯世代認購物遭歧視 消基會籲消費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