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6/21報到 中醫師教你1秒判斷中暑 正確刮痧方式與3禁忌大公開 刮痧板怎麼選?哪些人不能刮痧?|節氣保健室
夏季氣溫逐年飆升,不少人出現頭暈、疲勞、肩頸僵硬等中暑現象,而「刮痧」這項民俗療法,是許多民眾居家保健的方式之一,但若使用方式錯誤或忽略禁忌,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傷身!王大元中醫師在Yahoo網路節目《節氣保健室》中,針對刮痧正確方式與禁忌、如何選擇刮痧板,以及「一秒判斷中暑」等重點為大家詳細解析。
你中暑了嗎?簡單自我檢測法 捏一下就知道
刮痧的目的是透過破壞表皮血管,讓熱能夠藉由毛細孔散出去,來達到退暑散熱的作用,所以在刮痧之前,應該要先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有中暑症狀,而不是貿然就去刮痧。王醫師教大家簡單自我檢測是否中暑:將大拇指與食指放在眉心印堂處,快速輕輕一捏,若紅線顏色偏深、顯現瘀色,代表體內已有熱與瘀阻現象,可能已有中暑跡象,建議可盡早調理以及進行刮痧排解。
如何選擇刮痧板?依部位與感受挑選更有效
平滑大角度刮痧板:適用於肩膀、背部、大腿等大肌群。
小角度刮痧板:適合針對手指、手臂、小腿、合谷穴等細小部位。
鐵湯匙、陶瓷湯匙、銅板:家中常見替代品,適合輕度刮痧。
穴道式刮痧板:推薦給怕痛者,針對特定穴位刺激,舒適度高。
正確刮痧方法 4步驟輕鬆上手
選擇合適工具:使用刮痧板,或邊緣鈍滑的瓷匙、銅錢等器具皆可。
塗抹潤滑介質:建議使用含涼性成分的乳液、精油、膏狀產品,降低皮膚摩擦。
正確刮拭路徑:從頸肩大肌肉、脊椎兩側由上往下刮,避開脊椎本體,力度適中。
搭配穴位按摩:可同步按壓太陽穴、百會穴,有助緩解中暑與頭暈
刮痧3大禁忌 一定要注意!
刮痧後不要立刻洗澡:建議間隔2–3小時,避免毛孔受寒。
避免冰冷飲品:可喝溫水或常溫水,幫助身體調節與排毒。
避免高油脂、生冷或重口味飲食:防止體內濕熱積聚,減緩恢復效果。
刮痧是經濟實用的中醫療法,適合夏季舒緩中暑與日常疲勞,操作簡單、效果明顯。但王醫師再次提醒大家,刮痧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執行。
適合中陽暑者:刮痧對於像是臉紅、頭暈、大量出汗、煩躁口渴等陽暑症狀特別有效,有助於透過皮膚發汗,排除體內積熱。
不適合中陰暑者:若是屬於臉色蒼白、手腳冰冷、汗少、四肢無力等陰暑現象,因毛細孔緊閉、體內寒濕較重,刮痧反而無法有效排熱,甚至可能使症狀加重。
因此,進行刮痧前應觀察自身體質與症狀,並且選對工具、掌握正確手法以及避開禁忌,必要時諮詢中醫師,才能達到安全又有效的養生效果。
《節氣保健室》由「精省一哥」侯昌明主持,最「著時」的健康節目,結合台灣在地智慧,邀請醫師專家來分享正確實用的健康資訊,突破謠言迷思,輕鬆掌握養生之道。每週二下午三點,鎖定《節氣保健室》,讓你每個節氣都有元氣,每個節日都是好日!
看更多相關新聞
狂飆36°C好熱!10縣市高溫特報 南高屏亮橙燈
他納悶天氣這麼熱「怎麼穿得住防曬外套」?網:不穿更曬
冷氣太低溫超耗電!台電曝最佳冷房溫度 示警「3狀況」馬上停用
晴雨、雨晴專用傘大不同 日專家強調「孩童也要防曬」
中暑和熱衰竭有什麼分別?小心熱傷害的致命風險!症狀、併發症、急救處理方式懶人包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