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埔綠能中心惹議 吳敏濟召集協調解決

外埔綠能中心廚餘發電已開始躉售電能給台電,但臭味問題沒有解決,稻桿發電尚未營運,稻桿收購停擺,環保局負責運送進料及產出等問題惹議,市議員吳敏濟14日召集協商,業者允諾克服技術問題, 並同意修約負擔更多的成本。

吳敏濟指出,當年導致外埔有機堆肥廠關門的原因就是針對惡臭的環保抗爭,目前綠能園區廚餘發電過程雖有負壓設計,但進料時並沒有封閉,散發的臭味令位在隔壁的清潔隊及路過民眾感到十分難受,殷鑑不遠禾山林應儘速改成封閉式進料。環保局何國裕簡任技正表示,惡臭的部分已協商6次,廠商禾山林許添順副總經理承諾,臭味問題已在著手改善,短期內可以解決。

其次,吳敏濟指出,稻桿只收了三期,過去二期停收,由於一、二期稻作間隔只有半個月,留在田間的稻桿來不及腐化,農民就地焚燒會被開罰,環保局失信於民,惡性循環又開始。何國裕表示,除了督促廠商克服稻桿及木料氣化技術之外,該局也提供分解稻桿的益菌協助農民解決問題。

許添順解釋,稻桿氣化沒有問題,但木料的去化需要原廠技術上的調整,受到疫情的影響,國外技師尚無法前來,以致延宕發電時程。另外,廚餘收運、發電副產品如沼渣、沼液及稻稈底灰、飛灰、焦油的去化,以及廚餘內的雜質均由環保局負責,增加人力的負擔、龐大的經費及機具的投入,吳敏濟形容就像個無底洞,民意代表站在監督政府撙節開支的立場,提醒環保局站在輔導及協助的立場就好,營利事業的成本應由廠商自行解決。

吳敏濟建議,雙方契約在今年8月28日滿3年,依約得以檢討修改,將不合理處加以調整。關於副產品沼渣及沼液減量,以及單價調整,契約雙方均同意最近協商解決。吳敏濟提醒,目前沼渣送到霧峰有機堆肥廠,沼液送到南屯水肥廠,每日約50噸,隨著發電量的上升量會愈來愈高,環保局計畫就近田間澆灌,必須注意二度污染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