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埔綠能汽化廠延宕 議員促檢討

台中市外埔綠能園區簽約3年餘,汽化發電廠仍未運轉,廚餘發電廠惡臭也未改善。台中市議員吳敏濟1日指出,環保局僅開單告發,無濟於事,市府每年還要投入7000多萬元,要求雙方修改契約,重訂權利義務。環保局說,BOT契約訂有定期檢討規定,基於市民最大權益,將積極檢討合約。

吳敏濟指出,外埔綠能園區BOT案,環保局要負責廚餘發電廠進料收運、自備車輛機械、衍生物沼渣和沼液清除處理,還要支付每噸進料1000元處理費給廠方;加上人事成本、油料及維護費用等,政府每年淨投入成本高達7000餘萬元。

吳敏濟說,廚餘發電11月平均每日進料為74噸廚餘,已達合約數量100噸的3/4,運作順暢,備受抱怨的是惡臭問題,主要在廚餘回收車是在開放空間進料,導致酸臭味四逸,引起附近居民抱怨,問題至今遲未解決。

吳敏濟認為,無論是廚餘發電或稻桿汽化發電,理論上都是潔淨的綠色能源,怎麼還有惡臭?業者承諾有價回收稻桿替代焚燒稻田,最後取消回收就失信於民。簽約已過3年修約周期,徹底解決問題必須從契約修改,重新訂定權利義務著手。

環保局表示,外埔綠能園區去年啟用開始回收生廚餘,採用廚餘厭氧及稻稈氣化雙核心發電技術;第1期廚餘厭氧發電已完工,今年6月15日起已與台電完成併聯發電。為加速稻稈去化,農民可選擇益菌肥、農業局稻桿剪段翻堆補助等,避免露天燃燒共同為清新空氣努力。

環保局強調,有關廚餘發電進料場所未密封,致瀰漫臭味,作業區將保持關閉、增加除臭系統效率,並適時消毒;有機物雜質暫存區要求以帆布覆蓋,減少臭味逸散。ROT廠商已找專業廠商規畫改善方案,規畫加裝除臭罩,預計明年1月底完成,市府將持續監督改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