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漁工勞動商品 影響台灣聲譽

【記者陳開明台北報導】美國勞工部公布強迫勞動商品清單,台灣遠洋漁船的漁獲也在清單之中,民團呼籲改善漁工勞動條件;農委會漁業署2日說,依據相關資訊顯示,台灣遠洋漁獲輸美暫不受影響。

美國勞工部每2年公布一份可能是兒童或強迫勞動生產商品的清單,最新清單中包含台灣遠洋漁船的漁獲。
對此,綠色和平2日指出,台灣遠洋漁業所捕撈的漁獲產品銷往美國市場,主要對象為超市,自助餐和餐廳等通路,美國作為台灣漁獲主要出口市場之一,此項制裁預計將造成遠洋漁業中難以計算的經濟損失,也影響台灣在國際間的人權聲譽。

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認為,歐盟在2015年發出的黃牌警告,促使台灣改革漁業法規,但是儘管國際社會已經明確指出非法漁業與強迫勞動的關聯性,政府在強化法規以打擊非法漁業時,卻忽略了外籍漁工遭遇強迫勞動的問題。

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呼籲,政府承諾推出改善遠洋和沿近海漁業中漁工勞動條件的政策,包括加強落實漁船上的勞動檢查、漁船資訊透明度、漁獲資訊的可追溯性以及提升觀察員覆蓋率等,避免強迫勞動及人口販運的發生,這才是挽救台灣漁業唯一的正道。

不過,漁業署則說,雖然已透過外交管道向美方說明台灣改善外籍船員所採取的權益保障措施,但台灣漁獲仍被納入該清單,依據相關資訊顯示,台灣遠洋漁獲輸美暫不受影響。

漁業署強調,漁業署從106年起就依遠洋漁業條例制定「境外僱用非我國籍船員許可及管理辦法」,也持續不斷努力改善外籍船員的權益與待遇,包括參考聯合國漁業工作公約(C-188公約)將工作時間規範納入、

強制定型化契約保障薪資及保險、實施仲介管理評鑑、修正涉及人口販運的通報程序、加強在國內外港口的檢查與船員訪查,並對違規漁船經營者依法予以處罰等,以持續改善遠洋漁船上外籍船員的權益與待遇。20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