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首例!蝦皮支付取得電支執照

台灣數位匯流網記者劉展佑/台北報導

上個月淘寶台灣通不過投審會的中資審查,營運不到1年就宣佈關閉。淘寶台灣關閉之際,蝦皮曾被視為下一個開刀對象,不過,這個傳言在11月17日金管會正式宣告蝦皮通過電子支付業務許可後便不攻自破,蝦皮也成為第一家在台灣獲得許可的外資電子支付企業。

透過股權稀釋 蝦皮站穩台灣

成立於2009年的SEA集團(前身為 Garena競舞娛樂),於2015年創立蝦皮購物,並在同年10月進軍台灣。由於獲得中國騰訊的大量投資持股,也一直擺脫不掉其中資色彩。不過,經濟部表示, SEA的最大股東為中國騰訊持股34.3%,騰訊也有6成的中資持股。但依現行對「中資」持股比例計算規定,稀釋股權換算後,台灣蝦皮的中資持股降至20.58%,並未超過「3成中資」之規定。

雖然日前經濟部宣示,將修改「中資」新認定標準,即使台灣蝦皮的中資持股不足3成,但其股東SEA、中國騰訊的中資占比均逾3成,未來也將視為中資。不過在新規定不溯及既往的情況下,未必會對蝦皮造成影響。

事實上,蝦皮來台進行審查時,提供經濟部投審會的會計師報告中,已成功證明中資對蝦皮沒有實質的控制力,公司的主要控制力在新加坡籍創辦人李小冬身上。

蝦皮成為外資第一家、國內第6家電支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已在11月13日核准蝦皮支付申請專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並於11月17日正式公告。蝦皮支付將成為繼街口支付、歐付寶、國際連、橘子支付、簡單行動支付之後的國內第6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而如果從持有公司的比例來看,蝦皮支付也將是首家外資成立的電子支付機構。

至於外界所關切蝦皮支付的陸資疑慮問題,林志吉也指出:「雖然騰訊創辦人馬化騰間接持有SEAMONEY LIMITED持股,但比重僅2%多,蝦皮支付成立時也已通過經濟部投審會審查。」

擺脫不掉中資緊箍咒 淘寶台灣黯然退場

相較於蝦皮以股權稀釋方式站穩台灣市場,而以品牌授權方式來避免股權審核的淘寶台灣,在投審會審查時就面臨全然不同的命運。

2019年10月,阿里巴巴透過品牌授權的方式,由英商克雷達台灣分公司經營淘寶台灣。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經濟部投審會在8月24日公告對淘寶台灣的裁罰並指出,阿里巴巴對克雷達的持股雖未超過法定標準,但仍具實際操控能力,並認定淘寶台灣為陸資並裁罰新台幣41萬元且限期撤資或改正。不料,淘寶台灣卻突然在10月15日宣布關閉平台,結束在台不到一年的經營。

投審會的公告指出:克雷達共計3名股東,阿里巴巴是B股的唯一股東,按克雷達章程,阿里巴巴若缺席會議,該公司就不能召開股東會、董事會。且阿里巴巴授權克雷達在台經營「淘寶台灣」,包括商標、域名及平台相關IT系統維護與技術支援等,都需高度仰賴阿里巴巴。最後,淘寶台灣的用戶服務及隱私政策連結至阿里巴巴的「淘寶全球平台服務協議及隱私權政策」,代表台灣會員交易資料會回傳到中國阿里巴巴伺服器中,恐帶來資安風險。

圖片來源:翻拍自金管會-臉書、pxfuel、freepik、TDC NEWS製作

更多台灣數位匯流網報導
擺脫不了中資爭議 淘寶台灣停止營運
禁代理中國OTT後 經部又開鍘淘寶台灣

【讀者投書】

台灣數位匯流網歡迎各界踴躍發聲,來稿請寄至tdcpress.com@gmail.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職業與簡介。本網有權決定是否刊登及刪修之權利,本網不支付稿酬,且文責自負。

【請標明原文出處與原始連結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