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擴張快速 難敵少子化危機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30日電)民國38年政府遷台至今,台灣的大學數量從個位數增到160多所,卻面臨質量失衡、資源排擠等問題,加上少子化衝擊,終於讓教育部決定力行減校。

民國38年政府遷台之初,台灣只有1所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和3所獨立學院(1所工學院,1所農學院和1所師範學院)。

民國70年代前,由於政策未開放私人興辦大學,加上公立大學增設也不多,因此大專院校數量不到30所,呈現緩步成長。

但民國70年代後,政府為平衡城鄉差距及特殊學術領域的發展(如體育、藝術等),開始大量增設公立大學,並開放私立大專校院設立申請,因此私人資源開始投入興學行列,到民國80年左右,大專院校數量已有約50所。

民國83年,民間教改團體成立410教改聯盟並發起遊行,其中一項訴求就是廣設高中大學,因此同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正式成立,由前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擔任召集人,開始推動高等教育改革、民間興學等政策。

受到教育改革的影響,加上許多私立專科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私立大學也快速成長,到民國88年,大專院校數量首度突破100所,到了民國96年,台灣大專院校更超過160所。

但在大學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卻衍生不少問題。由於學校數和學生人數都快速成長,促使高等教育機會普及,也讓原本的大學定位,從菁英教育逐漸走向普及教育。

大學數量增加,讓更多人能接受大學教育,卻也開始出現質量失衡的狀況,例如大學聯招錄取率開始逐年攀升,最高錄取率曾達9成7,但錄取標準卻逐年降低,民國97年曾出現8分可上大學的低標,受到外界批評,因此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之後也訂定最低登記門檻。

而大學數量的增加,也影響資源的分配。由於公立學校預算多由政府編列,私立學校則依賴學生的學雜費,但學雜費標準卻是由政府來訂定,因此公私立學校之間,學生負擔的學費和獲得的教育資源有仍有不少差距。

近幾年景氣不佳,物價指數持續上升,但學雜費調整卻受到限制,而政府的預算獲獎補助款也有限,學校必須自籌財源,不少大學在經營上格外辛苦,加上少子化的衝擊,今年已有2所大學宣布退場。

曾任大學校長的教育部長吳思華,對少子化的衝擊感受更深。他表示,少子化衝擊,大學勢必有招生不足問題,因此希望在5年內將大專院校數量從160所左右減到100所以下,預計年底提出方案,希望在確保學生與教師權益前提下,讓大學有更多其他發展空間與可能。10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