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蘊含可觀生態系統 苗豐強:科技業還有好機會!

工商時報【陳泳丞、劉季清╱專訪】 全球科技業正面臨大數據與AI(人工智慧)的新洗禮,1976年從矽谷英特爾辭職返台發展,幾乎是看著台灣的PC、新竹科學園區、半導體產業發跡至今的聯華神通集團(2017年光是旗下5家台灣上市公司營收就超過新台幣4,900億元)掌門人苗豐強說,科技產業的「進化」仍在持續,在大數據裡頭還有很多值得掌握的核心技術、背後蘊含著可觀的生態系統可以發展,台灣還有很多機會。以下是記者與苗豐強的訪談紀要。 問:科技產業正在發生大變化,台灣的機會在哪裡? 答:從1980年代的個人電腦發展開始,科技產業的進化一直都在持續著,現在比較重要的趨勢都在邊緣運算跟大數據上頭打轉,例如最近我們看到一家以色列的小公司,他們可以用拍照擷取影像這個動作,經過AI計算分析,去判斷蔬菜水果的成熟度,何時適合食用、何時會爛掉等等。要知道,即使糧食短缺、但現在全球大約有4成的食物其實都是被浪費掉的,這個技術如果用在倉儲、運輸或是零售通路上,會非常有用處。以前零售通路賣的香蕉是否過期,要依賴有經驗的店長去判斷是否丟棄,但這不夠科學,有一套可以分析資料的工具的話,動作執行起來會更精準。 對於科技廠商來說,要運作這樣的一套系統,從鏡頭(光學)、機構、影像感測器(半導體)、外殼(機械)、資料傳輸(通訊)、一直到軟體、大數據分析,就是一整個可觀的商機,因此我們常常在講的大數據,其實裡頭隱藏著不少的領域技術(Domain Knowledge)與核心技術值得去發展。 問:台灣過去擅長PC硬體,目前半導體製造也還不錯,未來的重點還有哪些? 答:當然半導體晶片很重要,這也是為何台灣跟大陸對於這一塊的投資很龐大的原因,不過從比較大的面向來看,全球服務業的產值規模早已經超越製造產業,例如客戶服務與外包流程管理(CRM與BPO)這一塊,像我們最近併購的美國Convergys之類的公司,這些公司從智慧型手機廠、汽車公司甚至是銀行客服等外包來的生意,每天可以達到3百萬封/通電子郵件、電話,每年可以創造的產值也有50億美元以上。這些東西未來都會因為勞動力的不足而逐漸轉向自動化,如果要用AI來幫忙,準確率至少要有7、8成以上才算合格,因此可以想見未來還需要投入很多資源去幫忙開發相關的東西。目前台灣還停留在硬體產業的供應鏈發展上,但是軟體的供應鏈其實還有更多可以玩的空間。 問:對於敏感科技保護法的看法如何? 答:這個影響很大,要非常慎重才行。相關的提案一出現,科技業反彈的聲浪很大,特別是台積電與聯發科都相當關切。因為新法並未非精準的去界定相關的敏感科技是什麼,但是希望技術外流或移轉時,需要報備甚至公布相關內容。以聯發科來說,他們開發出手機晶片後,需要去教導他們的客人要如何用這些晶片,才有辦法跟聯發科一起,把晶片跟手機的設計去融合變成一支可以用的手機,但聯發科這並不是把晶片的製造技術外流,如果這也要報備跟公布相關資料,好像有點奇怪。 此外,過去不少外商會把研發中心設在台灣,開發出來的技術會移轉到其他國家去應用在生產製造上,但若新法出現就會出現大影響,甚至有德商表明,若是這樣那他們的研發中心將會撤出台灣,可見其影響之大。以我來說,我會建議政府在現有的法律機制(例如營業秘密保護法)上頭去做強化即可,看有哪些可以再補強的地方進行修正即可,不需要另立新法。 問:美國製造議題,對產業的影響? 答:製造業回流美國的議題最大的問題是缺人,而且要看行業,不同的業別差異會很大。例如電視面板,因為尺寸超大的LCD面板運輸困難,可能有在當地製造的需求,但仍要看供應鏈狀況能否配合。其他還有像是汽車、鋼鐵工業等等的火車頭產業,不過都不容易一下就轉移回美國。我們以PC業的例子來說好了,大約8、9年前,四川要全球的品牌跟代工廠商都轉進四川去設立生產基地,希望把四川變成全球PC重鎮,但目前看來似乎成效有限。更何況比較上游的半導體業者,如德州儀器(TI)、國家半導體(後被TI收購)這些公司花了50年才打造起全球的供應鏈,以目前廠商的應變能力即使較好,恐怕也需要20年時間才有辦法達成回流美國的目標,更何況蘋果這些製造能量需求龐大的行動智慧裝置公司,難度可能更高。 問:中美貿易大戰,台灣如何自處? 答:以大陸來說,過去科技業者把他當做成本中心(因為要降低成本而去設廠),但現在他市場也大了,因此轉變成利潤中心(要賣東西進去),對台灣來說,大陸既是成本中心也是利潤中心,這塊市場放掉太可惜。中美貿易大戰仍在發展中,還需要觀察。不過新加坡是台灣很值得學習的對象,過去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獨立後,並沒有跟馬來西亞交惡,反而將馬來語、英語、華語跟坦米爾語並列為四大官方語言,且不斷強化跟馬來西亞的關係。長此以往,新加坡不但沒有因為國家小而喪失其關鍵地位,你看不管馬習會、習金會等重大的國際事件,都選擇新加坡作為舉辦的地點,這不是偶然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