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環保站有法寶 寶特瓶壓磚省空間

大林環保站,緊鄰大林慈濟醫院,20年前,醫院興建完成後,留下了一塊占地四百坪的空地,在志工詢問後,院方同意將這塊地作為環保站,慈濟志工搭了幾個棚子加上組合屋,成立了大林環保站,周邊工地學校多,工人與學生寶特瓶使用量大,環保站一個月回收量高達三萬多支,還好有一台寶特瓶壓縮器,省時省力。

棚子,鐵皮,組合屋搭建,半露天環保點,愛護大地凝聚力。

慈濟志工 樊玉雲:「不管前面在撿銅罐,後面在撿紙類,大家都不分,一直靠近一直做,雖然是夏天有比較熱一點,但大家都做到笑容滿面,做得很高興。」

慈濟志工 樊玉雲:「我們那個時候就,這裡沒有環保站,我們就跟醫院借一塊地,我們就把那些組合屋拆來這邊。」

西元2000年,大林慈院正式落成,同一塊土地上,也是一個環保站的誕生。陪著921災民度過重建之路的組合屋,功成身退以後,繼續為環保志工遮風擋雨。

慈濟志工 樊玉雲:「回收物都丟掉了很可惜,拿出來愛惜這些東西,就把它分類,剛好醫院也有一些東西,要給我們收,我們就把醫院的社區的(回收物)收集,那個時候大家都很年輕 也很感恩。」

賴金超,年過八旬,做環保,就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歲月,住家自成一個環保點,是大林環保車每周必經路線。

環保志工 賴金超:「就當運動 邊撿(回收),早上 我就老人了 都睡不著,四點多四五點,有時候還沒五點我就起床了,出去五點天都亮了,我就多少做一點。」

環保車,定期社區巡迴。大樹下,是附近工廠的物資堆放處,志工眼明手快,挑出可回收的資源,再馬不停蹄前往醫院宿舍,一趟路,滿載而歸。

五六十人,疼惜大地的手沒停過。整個環保站,一個月三萬多支寶特瓶的回收量,大多來自學校和工地,想省時省力,有這樣法寶。

科技助力,加上一顆愛地球的心,大林環保站,走過二十年,晴天下雨,有這群人,默默做,默默守候。

慈濟志工 林圭南:「師父說慈濟事不是一個人做得成的,這個在環保更需要招呼更多菩薩,來完成分類的工作,前三十年這些菩薩 人家說承先,我們這些後輩就是要啟後。」

慈濟志工 樊玉雲:「一個結人緣 大家有一個工作一起來做,就像一個聚會 做一個工作做起來,慈濟就是這樣來的。」

真善美志工 嘉義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