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肺」救命藥也缺 FDA:已緊急核准2廠商進口
民視新聞/王富民、黃彥誠 台北報導
衛福部日前公告15類嚴重短缺的藥物清單中,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指出,有一款急救插管藥物,是嚴重肺炎「大白肺」的重要救命藥,不能忽視缺貨問題,否則可能會增加重症的死亡率。不過有醫師強調,仍有替代藥物可以使用,食藥署則表示已經緊急核准2家廠商專案進口。
民視新聞/王富民、黃彥誠 台北報導
衛福部日前公告15類嚴重短缺的藥物清單中,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指出,有一款急救插管藥物,是嚴重肺炎「大白肺」的重要救命藥,不能忽視缺貨問題,否則可能會增加重症的死亡率。不過有醫師強調,仍有替代藥物可以使用,食藥署則表示已經緊急核准2家廠商專案進口。
輕症免隔離20日起上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首日數據通報,昨天新增新冠併發症(中重症)確定病例112例,皆為本土,無境外移入,另增20例死亡。另有舊制補通報個案2668例,包括2601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台灣腎臟病發生率及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成了「尿毒之島」,更誇張的是,約一半的重度腎臟病者不知道自己有腎臟病。衛福部彰化醫院今年的世界腎臟日活動主動出擊,深入社區邀請民眾來免費抽血檢驗腎功能及血糖,希望找出隱身於社區的腎臟病及糖尿病患者,從源頭把關,及早發現治療,避免走向洗腎之路。 逾半腎病患者竟不自知 洗腎者半數來自糖尿病友 身為腎臟內科醫師的彰化醫院副院長陳殷正表示,約一半的重度腎臟病患者等到快要洗腎了才知道自己有腎臟病,主要是因為腎臟病沒有明顯的症狀,必須靠血液及尿液檢驗,但國人普遍不了解,才會導致大量延誤就醫的腎臟病患者;而洗腎的腎臟病患者將近一半來自於糖尿病患者,所以,糖尿病也是腎臟病的一個主要源頭,2種都必須監控。 世界腎臟日舉辦抽血健檢 年齡下降至18歲 腎臟病個管師林雅翎指出,每一年的世界腎臟日都會舉辦宣傳闖關活動,發現民眾雖然多了腎臟病的知識,卻不見得會身體力行,因此今年特別將活動拉往社區,除了宣傳,還現場馬上幫民眾抽血,同時將年齡降到18歲,有別於成人健檢的40歲以上可以每3年一次的健保補助,就是希望年輕人能了解腎臟病之後,也能透過抽血,
已故藝人艾成的弟弟艾翔與哥哥的外型、聲線都十分相似,日前還上節目錄影,沒想到他才回馬來西亞,數天後就傳出心肌梗塞過世的噩耗,享年40歲,令外界相當震驚、不捨。醫師指出心臟問題,除
[周刊王CTWANT] 猴痘自2022年5月起在多國爆發,截至2023年3月10日,全球累計109國和地區報告86405例確診,佔比以美國35.0%最多,共累計124例死亡。截至3月21日止,台灣也有累積10例猴痘本土病例,患者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間,感染途徑以性接觸感染為主。個案分布於台北市、新北...
上腹不舒服不要以為只是胃病!禾馨民權內科診所醫師林相宏在臉書分享,一名40歲患者到診間「眼神已經充滿了絕望」,他表示自己不菸不酒沒慢性病,但近半年上腹悶脹、消化變差、排便鬆軟且容易脹氣,體重驟降10公斤,就醫吃了腸胃藥也都沒有改善,沒想到抽血檢驗、做斷層掃描驚覺胰臟有一顆8公分的腫瘤,確診胰臟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新制上路之後,中重症通報數字持續在低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昨日新增COVID-19(併發症)確定病例119例,分別為119例本土及0例境外移入;另新增29例死亡。而指揮中心分析新制通報的中重症年齡分布,以65歲以上占71.4%最多,而未滿12歲兒童的占比變化較大,由1.8%上升到6.5%,但...
現代人愛喝咖啡甚至有人一天可以喝到三杯以上,而喝咖啡理由提提神,習慣這味道,不過喝咖啡可千萬不別喝過量,科學研究顯示證,咖啡因雖然有健康好處,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等,但是,喝過量咖啡也有一定程度的風險,關鍵就在於,如果攝取咖啡因太多,會增加青光眼導致失明的風險。
[周刊王CTWANT]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分享,該名婦人本身患有糖尿病、慢性腎衰竭,因此會定期回診追蹤,不過某次檢查時發現,病患的腎功能在短短3個月內,從60分突然大降至40分,且低密度膽固醇也從90飆升到250,遠超過介於100至129的正常範圍。洪永祥表示,檢查數據反映...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1日國內新增猴痘3例本土、1例境外個案,同時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宣布近六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的民眾可進行疫苗意願登記,短短9分鐘就被搶光。對此
更年期是自然發生的老化現象,因為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導致各種不適症狀,包括疲倦、失眠、焦慮等等,除了吃荷爾蒙藥物緩解症狀之外,土耳其的研究也發現,足底按摩可以紓緩不適。 更年期帶來的種種不舒服如失眠、焦慮會影響生活品質,除了吃荷爾蒙,在家適度按摩腳底也能紓緩症狀,且沒有副作用,能做為另一種輔助療法。 腳底按摩10分鐘就能有效緩解不適症狀 這份土耳其的研究招募了70名有更年期症狀的女性,分成兩組,一組不做任何處置,一組每天接受腳底按摩20分鐘(一隻腳10分鐘),7天後要求受試者填寫疲倦、焦慮和睡眠狀況相關的問卷。 結果發現接受腳底按摩的35個受試者,疲倦、焦慮和睡眠狀況都有改善,例如睡眠時間大幅增加了1小時,腳底按摩受試者的疲倦分數也比未接受按摩的人少了3分,焦慮的分數則少了將近20分。該研究作者,土耳其阿瑪西亞大學(Amasya University)婦產科系研究員阿卡(Emine Ibici Akça)指出,荷爾蒙療法對更年期的種種症狀,尤其是熱潮紅非常有幫助,但腳底按摩透過刺激足底的反應區,能使人放鬆、達到紓緩症狀的效果,且沒有什麼副作用。這項研究刊登在《北美更年期醫學會期刊(The
一名46歲艾小姐平時作息正常且無不良嗜好,但她卻長期感到頭暈、胸悶不適,直到有天突發性昏厥被送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室,經醫師評估後後立即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疑似為腦部腫瘤,遂進行磁振造影才確定其顱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新制上路第一天,最新中重症通報數字曝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昨日新增COVID-19(併發症)確定病例112例,分別為112例本土及0例境外移入;另新增死亡個案20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在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新制上路之後,未來指揮中心每日公布疫情數字只剩下中重症通報的確定病...
牙周病近來年齡層似有逐年下降趨勢有不少大學生都會趁著暑假就醫檢查牙齒,其共同點都是「喝冰水會痠」、「刷牙常流血」等,醫師細看下發現竟都是一口爛牙,屬於「青年型牙周病」,雖然治療後大幅好轉,但仍呼籲要正確潔牙、少喝甜飲,以防未來增加「無齒」風險。 牙周病 壓力、吸菸都是致病因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牙科主任廖明德指出,牙周病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口腔內的牙齦、牙周膜、齒槽骨及牙骨質等牙齒周邊組織出現發炎症狀,主要原因多與未能妥善清潔附著在牙齒周邊的細菌有關,導致口腔細菌與黏液形成的牙菌斑慢慢硬化、形成牙結石,最後演變成周圍牙齦發炎。 此外,生活壓力大、抽菸或是本身患有糖尿病等,也是牙周病致病因素,若家族成員有牙周病病史,其他家人也應該特別注意牙周健康。 青年型牙周病 3大共同點 廖明德表示,以往牙周病被視為中高齡民眾的疾病,就醫時多半症狀已難以挽回,不得不植牙治療,但近年來發現年紀約20歲左右青少年族群,也出現「青年型牙周病」症狀,共同問題都是「口臭」、「刷牙會流血」以及「喝冰水會痠」等,甚至有人已經出現牙齦萎縮等前兆,深度大於5毫米,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都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卻沒有每天仔細潔牙,
[周刊王CTWANT] 據《每日郵報》報導,莎琳的兒子羅伯(Rob Taylor)是一名任職鄉村的警官,他提到媽媽原本過著美好的生活,卻在1個月前中風,被送進醫院,但因為病情太嚴重,醫生沒辦法救,同時提供臨終關懷,停止靜脈輸液和進食。不幸的是,因為他感染新冠肺炎,不得不離開醫院,不久被告知...
對於蔬果的攝取近年來許多人都相當重視,然而在清洗的環節中,其實就已經充滿學問,營養師程涵宇分享,所有的水果中,「草莓」...
多吃蔬果有益無壞,但要是清洗過程不妥當,恐有「農藥殘留」的問題,營養師程涵宇日前在臉書分享,根據美國2023年蔬果農藥檢測數據分析結果,並舉出12種農藥殘留最多的蔬果,其中很多人愛吃的草莓竟然連續八年蟬聯第一。
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EWG公布15種乾淨蔬果 (Clean Fifteen),也就是農藥殘留較少的,若擔心農藥殘留、兒童/孕婦、肝腎功能不佳等,可以這個作為日常採買參考!! 15種農藥殘留較少的蔬果 1、酪梨2、甜玉米3、鳳梨4、洋蔥5、木瓜6、冷凍碗豆7、蘆筍8、香瓜9、奇異果10、高麗菜11、蘑菇12、芒果13、地瓜14、西瓜15、胡蘿蔔 *營養分類:酪梨-油脂類,甜玉米-全穀雜糧類,地瓜-全穀雜糧類。 營養師程涵宇說明,酪梨和甜玉米是最乾淨的農產品,將近65%的乾淨水果和蔬菜樣品沒有檢測到農藥殘留。 吃到農藥殘留量高的蔬果會怎樣? 農藥對人體危害依種類不同,攝取過量會中毒。程涵宇指出,長期累積會造成肝腎負擔,而毒性不利兒童健康,可能釀成荷爾蒙失調、癌症,或對腦部發展及神經系統造成傷害。 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食用農藥殘留量高的水果和蔬菜可能會降低食用水果和蔬菜的好處,包括預防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建議可以多挑選乾淨蔬果排行內的吃,但還是希望蔬果能夠多元多樣化的吃! 延伸閱讀: ·草莓8年第1!美公布2023「農藥殘留最多12種蔬果」:菠菜、四季豆也中 烹煮1動作減殘留量 ·防蔬果營養流
猴痘自2022年5月起在多國爆發,也入侵了台灣國土中,昨(21)日國內又新增3例猴痘本土病例,一個月內已經累計10例本土猴痘個案,出現8類症狀要注意。疾管署表示,21日國內新增4
營養室諮詢門診來了位緊張的母親,她表示就讀高中的女兒接受健康檢查發現有貧血現象,想諮詢營養師該怎麼補鐵,才可以將女兒的血補回來?一提到貧血,大部分的民眾都會想到要補鐵,但造成貧血的原因其實很多種,不是每一種貧血都可以靠補充鐵來改善,找出原因才能對症治療。貧血原因多 缺乏營養素貧血是指體內紅血球與血紅素數量不足而導致人體攜帶氧氣的能力下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男性血紅素小於13 gm/dl,女性小於12 gm/dl,即稱之為「貧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指出,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常見有缺鐵性貧血、巨球性紅血球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及先天紅血球缺陷所導致之貧血等;所以又分為營養不良性貧血及先天性遺傳貧血。所謂營養性貧血是指當鐵質、蛋白質、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銅及鈷等營養素缺乏時,所形成的貧血現象稱營養性貧血。當人體缺乏足夠的鐵時,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血紅素,此外,維生素B12和葉酸也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元素,缺乏這些營養素也可能導致貧血。調整攝取飲食 補正確營養素黃淑敏營養師表示若是營養性貧血,可多攝取富含蛋白質及鐵、維生素B12、葉酸高的食物。這些食物包括: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