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切除後的6個注意事項 發生最後一個請立即就醫

藝人豬哥亮因大腸癌離世,讓民眾再度警覺到大腸癌的嚴重性,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意願也升高不少。但若檢查發現有息肉,是否就代表有罹癌可能而需切除?也許民眾該先弄清楚的是,「我的息肉是哪一種?」

好心肝門診中心醫療總監邱世賢醫師
好心肝門診中心醫療總監邱世賢醫師

好心肝門診中心醫療總監邱世賢醫師,接受《好心肝》雜誌諮詢時指出,大腸息肉指的是大腸黏膜表面的隆起組織,由表皮不正常增生所形成,主要分為「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與「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s)兩大類,臨床上95%息肉皆屬於這兩種息肉,性質不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增生性息肉」多出現在乙狀結腸、直腸部位,通常呈現微小的黏膜突起,形狀偏平坦,顏色通常和周邊黏膜同一顏色或略呈白色調,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非常低。

台灣50歲以上民眾,半數都有大腸增生性息肉。若醫師根據型態研判是增生性息肉,且該息肉又長在增生性息肉特別好發的乙狀結腸、直腸部位,因判斷準確率高,此時多偏向不處理;但若是長在非乙狀結腸、直腸位置的息肉,又大於0.5公分以上,則有可能是另一種也會癌化的扁平鋸齒狀腺瘤(sessile serrated adenoma),此時仍會考慮予以切除。

息肉如何變成大腸癌?
息肉如何變成大腸癌?

腺瘤性息肉有癌化風險 建議切除
不過,另一種「腺瘤性息肉」就需要特別提高警覺,因為此類息肉為癌症的前身,可能生長在大腸的各個位置,比起增生性息肉,這類息肉的顏色偏紅,形狀較為多元。腺瘤性息肉在病理組織上又分為管腔狀(tubular)、絨毛狀(villous)以及二者混合存在的混合型,其中又以絨毛狀的腺瘤癌化的可能性較高。

雖然不是每個腺瘤性息肉都會演變為癌症,但由於腺瘤性息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若大腸鏡檢查時發現腺瘤性息肉時,除非太大或已癌化且侵犯到黏膜下層,要另外安排時間處理,否則原則上會直接切除。
息肉病理檢驗若為惡性 須評估是否進一步開刀
臨床上,切除之息肉皆會送病理檢查,若檢查結果為良性息肉,則不必做進一步的治療,但若確定為惡性,需進一步判斷癌細胞侵犯的深度及是否切除乾淨。若癌細胞只局限於黏膜層,則為原位癌,由於沒有轉移風險,切除後即能根治,不需再治療;如果癌症已侵犯至黏膜下層,可能合併有淋巴結轉移,此時須評估進一步開刀,切除部分大腸及淋巴結。

◎大腸息肉切除後注意事項
一、請保持排便通暢,避免便秘發生。

二、請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腹瀉。

三、兩週內避免提重物、整理及扛提行李、抱孩子、舉重及做劇烈運動、騎腳踏車、爬山等。

四、因出血時可能需要再次清腸,以內視鏡止血,兩週內不建議出國。

五、息肉切除後視傷口情況,醫師或許會使用止血夾將傷口止血、縫合。止血夾會於兩、三週後隨糞便排出,不用驚慌。

六、大腸切片或息肉切除、黏膜下切除術後兩週內,應注意解便情形,前3日可能有血絲便,少部分受檢者會有腸道出血或穿孔,如持續解大量血便、劇烈腹痛或不明原因發燒,請立即返院就醫。

延伸閱讀:大腸鏡檢查發現息肉 要切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