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科普展 揭開木乃伊裹屍布下秘密

隨著科技的進步,一向給人充滿神秘感的古埃及木乃伊也不得不褪去神秘面紗,透過最新三D電腦斷層掃顯影,揭露裹屍布下的骨骸。如此科普式的展出手法來自大英博物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帶來的六具館藏木乃伊特展,讓外界得以一窺不同時期木乃伊的製作過程。 「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為台灣民眾帶來最新木乃伊科學研究成果,策展團隊利用最新電腦掃描技術(CT),在不破壞棺木的方式下,透視西元前900年至180年間木乃伊在棺木內的詳細狀態,揭露文字未記載的生命故事,包括他們的生前健康狀況、年齡、性別、飲食習慣等。 在高解析度立體3D顯影技術協助下,大英博物館將六具不同年齡、職業、身份的古埃及木乃伊,繪製出裹屍布內的軀體立體形象。研究團隊發現,清空後的木乃伊腦部、體腔或口腔,會被填充物或樹脂填滿,而心臟在當時因為被視為智慧與記憶的中心,通常被留在原處,不會被取出。但這樣的情況到了羅馬時期,由於越來越多人為尋求未來能死而復活,想要被製成木乃伊,導致木乃伊製作過程不像古王國或中王國時期那樣神聖而嚴謹,反而越見草率。大英博物館策展人瑪麗說(Marie Vandenbeusuch)說:『(原音+翻譯)在羅馬時期,我們看到其實有更多人想要被做成木乃伊,所以這就代表我們在木乃伊製作方式,我們必須要更快,這樣體現在兩個狀況,在木乃伊外觀上會都做得非常漂亮,在內部就比較潦草一點,因為為了要加快它(製作)的速度。第二個就是在本次展覽裡面可以看到,其中裡面有一個羅馬時期的人,他的內臟是完全沒有被改動,他的胸腔跟腹腔裡面的內臟是完全保留在裡面,但是它外部雕得非常精美,就顯示出他們想要把外面弄得漂亮,但其實裡面為了要加速,它其實是省略非常多步驟的。』 從顯影中還可看到包裹在木乃伊咽喉或軀幹上,放置類似長著翅膀的女神、獵鷹,甚至是聖甲蟲等裝飾物,推測應該是某種護身符,都讓現代人對於古埃及木乃伊信仰有更多一層了解。 「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11月14日起在故宮台北院區圖書文獻大樓展出自2018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