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全面小康 具深層戰略意義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年,脫離貧困這項從毛澤東起,歷經數代中共領導人的施政難題、大陸內政上的歷史性政治工程,終於在習近平任內畫上句點。這不光是全面解決大陸人民溫飽的問題,從中共政治、中美對抗乃至兩岸關係,大陸全面脫貧並進入全面小康社會,背後有深層的戰略意義。

大陸脫貧的工作,自毛澤東起就列為主要課題,但真正有效果,是1978年鄧小平提出「讓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改革開放,根據大陸官方統計,至2018年改革開放40年來,貧困人口一共減少了7.4億,相當於目前整個歐洲國家的人口總和。既然是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代表只是部分脫貧。

在1997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第15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首度提出兩個一百年(中共建黨百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百年),在2021年中共建黨百年時,要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共18大報告中則提出,在2020年底,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首度把全面脫貧,列為中共百年計畫。習近平正是在中共18大接班,所以胡錦濤提出的目標,其實是習近平的目標。

脫貧攻堅可說是習近平在大陸內政治理上最重視、投入精力與國家行政資源最多的工作。而他每一年的第一次大陸國內考察,主題均與脫貧攻堅相關。

對內而言,習近平已於2018年修改大陸憲法,國家主席已無連任限制,在2022年中共20大上,如無意外,他在10年慣例任期結束後,勢必持續掌權,他帶領大陸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必然是他最重要的政績,也是他得以延任的理由。對外而言,大陸全面脫貧更有其深層的意義,在台灣問題上,大陸涉台官員多次強調,台灣問題的終極解藥是大陸自身的發展,打鐵還須自身硬,大陸不斷發展,自然能磁吸台灣。

放在中美競爭格局的架構來看,中美激烈競逐的結構不會改變,大陸本身的發展更是決定最終誰能成為全球第一強國的關鍵因素。美國前總統川普開始推動的供應鏈全面去中國化,之所以難以貫徹,在於全球如巴西、印度等開發中人口大國,只有大陸能全面脫貧,這背後代表的是基礎設施,如水電運輸必須供應充足且便利,政治上則要穩定。但除了中國以外,目前可以吸納全球製造業大舉投資的地方,不是基礎設施不完善,就是政治動盪。

大陸進入小康社會,代表人民收入提高,更有餘力消費。這是大陸要推動以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經濟,得以拉動的基礎,大陸要能承受來自外部的經濟制裁,必須提振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