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和你想像不一樣

華為、微信禁令生效,TikTok雖提出轉型美國公司計畫,但川普總統依然有顧慮,中美科技脫鉤已是板上釘釘。外界擔憂,將會阻礙大陸科技發展與技術進步,對產業轉型升級,尤其高科技產業形成高牆,連帶資本形成也會受到壓抑,經濟增長壓力倍增。另一方面,隨著中美對抗情勢升高,外資加速撤離大陸傳聞不絕於耳。加上川普民調持續落後拜登,可能在大選前對大陸使出更激烈的制裁手段,以轉移國內焦點,外界憂心大陸經濟將成為鏡花水月。

但實際數據呈現的卻是另外一個版本,當主要國家經濟都還處於嚴重衰退之際,大陸經濟已率先從谷底強力反彈。亞洲開發銀行(ADB)剛發布的《2020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報告,2020年大陸經濟成長預估1.8%,是亞太地區少數能擺脫衰退的國家之一,2021年則將更上層樓,躍升至7.7%,堪稱亮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也指出,大陸將是20國集團(G20)中,今年唯一經濟正成長的國家。

觀察細項指標亦復如此,領先指標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不管是官方或財新公布的數據,都已回到50景氣榮枯線之上。其中,財新8月的製造業PMI甚至來到53.1,逼近10年新高。意味大陸中小企業活力並未因疫情及貿易戰衝擊而倒地,反而絕處逢生演出大逆轉戲碼。

本來預期大陸出口在經濟轉型、疫情與貿易戰三重衝擊下,成長將大打折扣,卻出乎意料實際表現不遑多讓。不只連續3個月正成長,成長幅度更逐月拉大,8月已來到9.5%,創下1年半來新高。IHS Markit的統計數據顯示,大陸出口占全球比重,2018年為12.8%,2019年13.1%,今年第2季高達20%,總額3600億美元。這代表大陸出口商品即使面臨美國7.5%與25%關稅加碼,卻未失去競爭力,大陸產業製造優勢令人驚艷,貿易主導地位依舊強勁。

代表內需,也是內循環經濟主軸的消費與投資,復甦步調亦是相當穩健,緩步走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固定資產投資年增率,已經連續6個月走升,8月來到0.5%及-0.3%,都是半年來新高。對比歐美先進國家的消費與投資疲軟,大陸的表現已有領頭羊的意味,就如同2009年成功帶領全球經濟走出金融海嘯陰霾那樣。

實體經濟表現亮眼,金融市場的魅力同樣令人驚喜。外界一直認為在美方威逼利誘下,外資企業紛紛打包好行李,準備大舉撤離大陸。但一些國際知名金融業者卻反其道而行,加碼投資大陸。全球規模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不久前向北京申請開辦基金業務並獲得許可,同為基金巨擘的先鋒集團(Vanguard)也決定把亞洲總部從香港遷往上海,摩根大通(JPMorgan)則斥資10億美元收購上投摩根基金陸方49%股權,成為大陸首家由外資百分百控股的公募基金。統計過去1年,美國的外國基金管理機構,不只沒有減持大陸部位,反而加碼買進將近2000億美元中國股票與債券。

知名創投業者丁學文形容:「華爾街對大陸的興趣已經不是短期貪婪,而是長期賭注:全球金融重心向東方移轉。」上海美國商會《2020年中國商業報告》也指出,高達78.6%美企無意改變在中國的投資配置比重,較2019年多了5.1個百分點。即使是前陣子動盪不安、被美國取消特殊地位的香港,7成以上美企表示打算持續投資香港,而非撤離。外資企業加速逃離大陸,顯然只是川普的一廂情願,大陸經濟的底氣,遠比外界想像來得渾厚。

不容否認,當前大陸經濟正處於內外交迫的嚴峻時刻,外有美國貿易戰、科技戰與金融戰處處掣肘,內則面臨經濟結構轉型與產業升級的壓力,都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挑戰。幸運的是,過去40年成功的經濟改革經驗,讓大陸得以累積豐碩的成果與實力。而龐大的內需與日漸開放的金融市場,則成為吸引外資前仆後繼投入的關鍵。這都足以作為未來大陸經濟發展的後盾。

一些人希望大陸經濟趕快崩潰,顯然不切實際。儘管如此,北京仍不能掉以輕心。想要在美中長期對抗中,贏取勝利,還是得加速改革與開放,不能故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