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太熱!他歎「太陽底下站10分鐘」感覺會中暑 網掀共鳴

各地天氣高溫炎熱,讓不少民眾吃不消,紛紛開冷氣消暑。有網友表示,中午買飯時熱到受不了,忍不住好奇其他網友的防暑好物,「除了帶太陽傘,還有什麼也可以帶出去防暑嗎?」掀起討論。

各地天氣高溫炎熱,讓不少民眾吃不消。(示意圖/Getty Images)
各地天氣高溫炎熱,讓不少民眾吃不消。(示意圖/Getty Images)

有網友在論壇PTT發文,表示天氣炎熱,自己出門買午餐時也熱到受不了,忍不住直呼「感覺站在太陽下十分鐘就會中暑了」,對此原PO也忍不住好奇其他網友的防暑好物,「天氣這麼熱,出門除了帶太陽傘,還有什麼也可以帶出去防暑嗎?」

貼文一出,不少網友分享「剛開始,還有4個月吧」、「端午節都還沒到就受不了了?」、「真的有夠熱」、「在苗栗玩熱到吐...」、「台北也是溼熱到爆」、「現在都還沒真正的夏天咧~昏」、「在家吹冷氣」、「這兩天超級悶熱」、「才五月多就好熱...」、「昨天還好,前天比較誇張,擦防曬而已吧,這種天氣我選擇迅速躲進冷氣強的地方,像是健身房或百貨公司或咖啡廳」。

衛福部提醒,為避免熱傷害,請民眾切記掌握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三要訣:

  • 保持涼爽: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及抗UV的衣服;室內窗戶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熱;盡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車內; 雇主需加強通風設施或採用空氣調節器,以隔離工作場所的高溫設施及提供散熱裝置,減少熱能散發到工作間。

  • 補充水分: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建議成人每天飲用6~8杯水的白開水,分次小口慢慢喝,並隨著活動強度、身體狀況、氣候環境等而適度調整,但患有疾病或經醫囑限制水量者,應遵循醫師的建議,並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的白開水較為適宜;每日攝取適量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身體健康;避免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 提高警覺: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時~下午2時或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相關防護措施,並宣導預防熱傷害以及重新調整分配工作,避免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六小時或依勞工身體狀況安排適度休息。此外,雇主應安排相關課程,使員工認識熱傷害的症狀,以強化預防熱傷害的發生。

撰稿:吳怡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