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大馬百年最慘水災悲劇
以往每年10月到隔年三月,是馬來西亞雨季,但17號到18號,短短兩天就降下整整一個月的平均雨量,在西馬半島,形成百年一見的洪災,造成27人死亡,六萬多人無家可歸。專家分析,主要因為和西馬半島的森林...
由華視與影響原創共同創作的風靡全台戲劇《俗女養成記2》再傳捷報!繼獲得東京戲劇獎海外特別賞、Yahoo搜尋人氣大獎獎項肯定後,再度入圍2022新加坡亞洲內容大獎(ContentAsia Awards)...
今(12)日是一年一度的農曆「中元節」,幾乎家家戶戶和公司行號,事前都會採購物品,再進行中元普渡拜拜。大多數公司在普渡結束後,都會把零食、泡麵、飲料等物品分送給員工,讓大家一起享用,但卻有網友分享,自家公司老闆在普渡結束後,竟然把所有東西都打包帶回家,引發眾人熱烈討論。
台北市 / 尹智剛 張政捷 報導 面對中國始終不放棄武力犯台,立法院今年初,通過上限2400億元的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讓我國各式國造飛彈大幅量產,其中反艦飛彈與巡弋飛彈,今年開始到2026年,5年內可以增加到1005枚,加上解放軍日前在台灣周邊海域演習,明年的國防預算,行政院將編列新臺幣3894億元,比今年法定預算增加154億元,成長約4.2%,不過專家認為還是不夠,國防預算應該增加到4800億元。中國解放軍日前在台灣周邊海域大規模演習,因應北京的軍事威脅,傳出明年國防預算行政院將編列新臺幣3894億元,比今年法定預算3740億元增加154億元,成長約百分之4.2,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說:「還是有就是進一步討論的空間,因為這個國防就是不是廉價的,自由也不是免費的,國防預算真的應該要就是合理地增加,起碼規模在4800億元,作業維持費還有就是裝備投資,還有人員維持費,可以維持在健康的水準。」中科院試射飛彈,除了年度國防預算立法院今年1月,也通過上限新臺幣2400億元的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飛彈年產量大幅提升,雄三飛彈從20枚增加到70枚,雄二飛彈與地對地的雄昇飛彈則從81枚增加為131枚,到2026年底為止,5年內各式反艦飛彈及巡弋飛彈,可以增加到1005枚。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說:「可以讓台灣就是以陸制海以陸制空,這樣可以有效抵銷中共的這個登陸船團,或者它護航船團的威脅,這一點就可以挫敗中共的登陸的企圖,那它如果無法有效登陸,那可能戰爭就不會發生,所以這是一個很有效嚇阻武器。」愛國者飛彈,國軍在11日也對外公告已經與美方簽署,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的性能維持及檢測合約,今年7月20日生效執行到2026年底,合約金額超過25億2436萬元,從軍購到國造國防部抓緊時間,增加飛彈數量將台灣打造成刺蝟島,要讓共軍不敢越雷池一步。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原始連結
五度站上小巨蛋舞台的「天生歌姬」A-Lin,近來登上公視《36題愛上你》,透露小時就有歌手夢,最大偶像是傳奇女伶惠妮休斯頓,小時候還會到住家附近海邊,幻想自己是大明星開唱,還把石頭當成歌迷喊「嗨!不要擠」,覺得浪潮聲是「掌聲加尖叫」,對它們回「不要太瘋狂!」媽媽則在很遠的地方,扯嗓叫她「神經病!回家了!」精彩內容將於8/14公視、Yahoo TV播出。
中共日前連日「圍台」實彈軍演,甚至逾越海峽中線挑釁,在兩岸關係最為緊張敏感時刻,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10日率團出訪中國大陸,不只外界議論,藍營內部也出現反對聲浪。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3)日受訪被問到是否擔心影響年底選情,他表示,在夏立言還沒出訪前,就已經特別提醒要好好思考,值得再三商榷。
中共軍演敏感時刻,外媒聚焦台海局勢,英國金融時報駐台特派員撰文分析,蔡總統是台灣「最安全的選項」。而近期國軍也實施操演,秀軍事實力,中科院計劃18日起,在台灣東部海域管制4天,試射無限高飛彈,危險距離
曼谷老城區熱門景點眾多,《VISION THAI 看見泰國》YouTuber黑熊,重新探索、玩轉位於該區、歷史悠久的「曼谷河城」(River City Bangkok),並以第一視角騎自行車遊老城,沈
文/李昱墨 兔蛇馬雞放緩步伐 猴豬受到矚目 生肖鼠,卦象: 風天小畜 心想事成,小心小人。雖然還是有一點小阻礙,但總能完成任務。需提醒自己不論如何還是必須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將道路走得遠。 生肖牛,卦象: 天澤履 累積能量、等待時機。雖然會面對到困難與阻礙,但只要能夠以謙虛為懷之柔順態度處事,就能有機會化險為夷獲得平安。若能以韜光養晦、虛懷若谷之心態學習與面對,待時機成熟則獲得順利成功也在不遠之處了。此時需要檢視自己能力與續航力是否足夠向前衝,否則建議退守累積能量與等待時機。 生肖虎,
COVID-19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近期還有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入侵各國,導致各地疫情再度升溫。先前也面臨COVID-19強襲的北韓,在經歷長達3個月的防疫後,最高領導人金正恩10日才剛宣布,國家在防疫上取得全面性勝利,官媒《朝中社》今(13)日更表示,緊急防疫體系已解除,各地區解除義務性的戴口罩措施。
記者蔡厚瑄/台北天母報導統一獅12日續戰味全龍,此役推出本土強投胡智為掛帥先發,他一人獨扛7.2局,被敲出8支安打,前7局仍力保不失分,直到第8局續投出狀況,失2分後才下場休息,加
美國舊金山灣區的捷運站,最近出現了一名新的「空中特警」,專門防止鴿子進入車站,以保護通勤者,免於受到鴿群排泄物的襲擊。原來這隻盡忠職守的栗翅鷹,是受捷運站正式雇用,專門來幫忙驅趕鴿子的。在牠值勤約...
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腸道健康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研究發現,有喝紅酒習慣的人,腸道菌種最多樣化,研究人員表示,腸道菌種越多樣化越健康,甚至有助抗癌。 紅酒能擴展腸道菌叢 根據刊登在《腸胃學期刊》中,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以對人體腸道「微生物群系」等健康指標的影響為研究主題的研究發現,在有喝啤酒、蘋果酒、葡萄酒、烈酒等酒類習慣的人當中,有喝紅酒習慣的人,消化道的細菌種類比喝其他酒類的人更多樣化。 過去的實驗和動物測試,都發現紅酒能擴展腸道菌叢,但從未有大規模的人體研究,這次研究以916位女性雙胞胎為實驗對象,證實紅酒對增進腸道健康效果最佳,同時也會降低肥胖率與壞膽固醇。其他的酒類中,僅白酒稍有相關性,紅酒還能微幅減少升胰島素荷爾蒙的量,這種激素過多將導致糖尿病。 看看專家的意見 研究者認為,消化道裡有越多菌群,對人體越好,更能從食物中汲取更多養分,有能力對抗癌症,不過,義大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徐銘宏說,理論上,腸道內菌群越多越健康,但並不需要為了增加腸道菌群而喝紅酒,或許紅酒是增加了腸道菌群,但酒精可能引起許多健康問題,與其喝紅酒,不如吃「益生質」,有助腸道好菌繁殖。 所謂的益生質,即有助益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來杯咖啡提提神,幾乎已成為台灣上班族開啟工作模式的第一步,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調查結果,台灣民眾一年就要喝掉28.5億杯咖啡,平均每人喝下約200杯咖啡,堪稱咖啡大國,不想依賴咖啡因上癮,台中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李宜軒就提醒,其實許多食品、飲品也含咖啡因,只看咖啡因紅黃綠燈號標示還不夠,最好學習計算吃了多少咖啡因。 食藥署...
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的論文案持續延燒,今(13)天晚間台灣大學學生會、研究生協會共同發布聲明,強調「我們絕對無法接受任何形式的抄襲和剽竊行為」,另外更盤點四大問題,盼作為日後與各方關係人檢討制度、研擬對策
實在太恐怖!一名阮姓越南籍移工在換了新手機後,就登不進自己的臉書,他覺得是另一名同樣來自越南的同事盜用帳號,越想越生氣,竟然持刀猛刺同事,造成對方多處刀傷,而阮男也被逮捕。如今判
影音中心/陳韋如報導自2019年起,中共限制中國人來台自由行,試圖製造恐慌與隔閡,這項政策反而引起中國國內的反彈,許多曾經來台旅遊過的民眾,都對台灣的人情味及溫暖念念不忘,來台唸書的中國留學生「廖小花」透露,經常有中國網友在他的影片下方留言,分享他們眼中真實的台灣,台灣人即使面對中共當局的脅迫,仍願意以德報怨、以禮相待的迎接中國旅客來訪,有位曾中國網友就分享,他久違的來台灣,經過海關時,海關人員還溫柔的跟他說「歡迎你來」讓他非常感動。
日本預計在9月27日為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葬,鑒於安倍生前致力於強化日美同盟,在外交政績上受到推崇,本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要前往日本參加,但因為卡在日程上的問題,現在美國協調由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代表出席,假如賀錦麗真的造訪日本,這將是她上任以來第一次訪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