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焦慮世代」正發生 網路成癮侵蝕兒少身心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3日電)點出孩童因手機與網路社群加劇心理健康惡化的「失控的焦慮世代」席捲美國書市,近期在台灣推出繁體中文版。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指出,大人必須正視問題,更得對未來世代付出行動。

「失控的焦慮世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的作者,是美國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社會心理學家海德特(Jonathan Haidt),他詳盡研究手機餵養世代兒童的心理疾病起因,並試圖找尋對策。

海德特指出,在1980年代「玩耍為主的童年」逐漸式微後,2010年智慧型手機的流行更把孩子推向「以手機為主的童年」,這讓孩子處於前所未有的危險境地,開始出現睡眠剝奪、社交障礙、注意力碎片化、手機上癮等症狀。此書今年一問世,即登上紐約時報和亞馬遜暢銷榜首,在全球激起巨大迴響。

繁體中文版出版社、大塊文化今天舉辦「失控的焦慮世代」新書發表會暨記者會,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副司長許嘉倩、立委陳培瑜與張雅琳、兒福聯盟副主任呂佳育、「為台灣而教」創辦人劉安婷等到場響應,分享從台灣出發觀察。

兒福聯盟副主任呂佳育指出,在兒盟今年針對台灣國高中生使用網路社群調查中,從逾1.2萬份有效問卷裡,發現有95%孩子都有使用社群媒體,平均10.8歲就擁有手機、11歲開始使用社群媒體,一個人約擁有3.5個社群帳號。不過,社交平台應不允許13歲以下兒童註冊,真實數據更凸顯平台年齡認證無法落實的問題。

呂佳育補充,問卷裡發現孩子平均一週使用網路時間為35小時,且3成更超過被列為網路成癮界定項目的42小時,情緒困擾、焦慮、人際互動等問題都顯現於重度成癮的孩子身上。

額外得注意的是,超過5成孩子都回覆有不愉快的網路經驗,包含網路詐騙、色情訊息或個資詐騙等,呂佳育表示,「年齡驗證與資訊推播必須更有限制,台灣憂心的現象與世界其他地方都一樣」。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坦言,這幾年明確感受到兒童與青少年手機多巴胺上癮問題,校園輔導需求亦激增。他從台灣自殺防治中心「全國各年齡層自殺死亡率(民國83至111年)」圖表發現,102至111年間大部分族群都有下滑趨勢,然而15至24歲年齡層粗死亡率(每十萬人口)卻從5.2%攀升至10.7%,就連14歲以下小朋友也從過去的0.1%上升到0.7%。

郝明義提到,在世界承受COVID-19的生理瘟疫後,現在不分地區語言、每個人都得面對這場心理瘟疫,「這是一本站在時代關口,提醒我們要對未來世代付出更多關心與行動的書」,這不只是要幫助孩子的課題,也是幫助大人的課題,「畢竟是我們大人形成了這些問題, 我們得一起努力」。

出版社將於13日在台北誠品松菸安排「失控的焦慮世代」新書分享會,邀請立委陳培瑜與諮商心理師陳志恆對談。(編輯:張雅淨)11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