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團隊研發出腦機介面新應用:用想的寫音樂

(首圖為研究負責人 GernotMüller-Putz,來源:TU Graz)
(首圖為研究負責人 GernotMüller-Putz,來源:TU Graz)

腦機介面(BCI)的研究已經行之有年,除了人工耳蝸、腦波打字等日常應用以外,奧地利研究團隊又開發了新的腦機介面應用程式:用腦波來創作音樂。

在腦機介面的技術發展之下,一些身體不便的人已經能運用腦波上網打字,甚至是控制義肢,Facebook、馬斯克(Elon Musk)的 Neuralink 也正在研究相關技術,希望能夠推動人體「升級」。

相較之下,奧地利格拉茨科技大學(TU Graz)研究團隊的方向就較為不同,他們選擇另闢蹊徑,試著讓人們透過思想的力量來創作音樂,日前他們在科學期刊《PLOS ONE》發表了研究成果。

Phys.org 報導指出,研究團隊主要是運用腦機介面在寫作上的基礎,加上音樂作曲軟體和一些音樂知識,開發出一種新的應用程序,讓受測者腦中的音樂成功轉移到樂譜上。

團隊使用的腦機介面中,是音符、休止符、和弦在螢幕上連續閃爍,受測者在符號發亮時專注在其中,導致腦波的微小變化,進而讓介面理解變化並確定選項。

為了確定應用程式的功效,團隊挑選了 18 位受測者進行實驗,這些對象在受測時都身體健康,同時也都有演奏樂器的經驗,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基礎音樂和樂譜理解。

在研究測試階段,這些受測者被要求想像出旋律,讓腦機介面得以在樂譜上寫下;指定主題是奧地利作曲家、單簧管演奏家 Franz Cibulka 的曲目。

結果發現,團隊研發的腦機介面程式確實可以聽到,而受測者也非常享受過程。經過短暫的訓練,受測者都可以開始組合旋律,調整自己的作品。

團隊負責人 GernotMüller-Putz 表示,研究的結果非常積極,但團隊還需要更多時間,等待腦機介面成熟到能在日常生活運用。但對未來的實際應用來說,這次成功無疑跨出了第一步。

「20 年前誰都不會想到,人們真的能用腦波創作音樂。」

Brain Composer—’thinking’ melodies onto a musical s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