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罹患前庭型偏頭痛 給予預防性藥物療法緩解 相關研究結果刊登世界知名期刊

嚴重的偏頭痛及眩暈會讓患者舉步維艱。(記者黃福鎮攝)
嚴重的偏頭痛及眩暈會讓患者舉步維艱。(記者黃福鎮攝)

一個30歲女性,生活規律,後來出現莫名地突發頭痛,起初不以為意。某日,頭痛劇烈,好像被雷擊,噁心嘔吐,一睜眼就見到眼前景物在旋轉!安排影像檢查與腦波檢查,確定「前庭型偏頭痛」 ,經開始給予預防性用藥療法後,病症發作頻率變少,症狀減輕,大約一個月後,就不再發作了。

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醫師陳建志表示, 「前庭性偏頭痛」發作時,電位波動起自腦幹,向上傳遞,通過前庭神經核,產生眩暈。患者一轉頭或改變身體姿勢時,就會失去平衡,好像在搭船,甚至難以站立,還會出現耳鳴及耳悶。

當電位波動進入大腦,則產生頭痛。有人會因大腦內出現錯誤神經迴路,頻頻發作。事出必有因,頭不會無緣無故地脹痛,暈也不會無緣無故地來擾,患者往往都有慢性鼻竇炎、顳骨炎、腦血管狹窄、頸椎椎間盤狹窄、上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甚至有人其實是罹患肺腺癌或甲狀腺癌。

陳建志表示,該女性患者劇烈頭痛如被雷擊,混雜眩暈,有時後頭痛緩解,如廁時,感覺步伐輕飄飄地,好像在坐船!之後,只要沒睡好或是過度勞累,隔日就會發作劇烈的頭痛及眩暈!近一個月來,由於天天病症發作,大腦功能已經改變,在前述病因被治療時,得同時進行預防性藥物療法,以打破大腦內錯誤的神經迴路。

陳建志醫師(左)及曾秉濤醫師(右)整合耳鼻喉科、神經科及精神科專業,同時治療慢性眩暈,發現三種藥物可有效用於預防發作,刊登於世界知名期刊─中樞神經藥物 (CNS Drugs)。 。(記者黃福鎮攝)
陳建志醫師(左)及曾秉濤醫師(右)整合耳鼻喉科、神經科及精神科專業,同時治療慢性眩暈,發現三種藥物可有效用於預防發作,刊登於世界知名期刊─中樞神經藥物 (CNS Drugs)。 。(記者黃福鎮攝)

該院統整過去所有治療策略,發現只有乙型受器阻斷劑(心律定)、抗憂鬱劑(文拉法辛)及丙戊酸會有比較明顯的療效,可達理想的預防效果,陳建志醫師及曾秉濤醫師(博士)整合耳鼻喉科、神經科及精神科專業,同時治療慢性眩暈,發現上述三種藥物可有效用於預防發作,今年9月把這項結果及論述刊登於世界知名期刊《中樞神經藥物 (CNS Drugs)》(file:///C:/Users/User/Downloads/s40263-023-01037-0.pdf)。

陳建志呼籲讀者,一旦出現身體不舒服或眩暈混雜頭痛時,不應該先自行亂服成藥,應當先正確就醫,就醫前,能記錄是否合併頭痛?痛在哪個部位?持續時間大約多久?眩暈旋轉方向?頭痛先還是眩暈先?是否跟飲食有關?發作前是否有印象較為深刻的誘發因素?綜合以上找出真正病因,並對症下藥,才是根本改善之道!

前庭性偏頭痛發作時,電位波動起自腦幹,向上傳遞 (藍色箭頭),通過前庭神經核,產生眩暈。最後,電位波動進入大腦,產生頭痛。有人會因大腦內出現錯誤神經迴路 (紅色箭頭),頻頻發作。。(記者黃福鎮攝)
前庭性偏頭痛發作時,電位波動起自腦幹,向上傳遞 (藍色箭頭),通過前庭神經核,產生眩暈。最後,電位波動進入大腦,產生頭痛。有人會因大腦內出現錯誤神經迴路 (紅色箭頭),頻頻發作。。(記者黃福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