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市多推外送服務,直攻「即時零售」新戰場!momo、酷澎將是下波衝擊?

Uber Eats於6月24日正式官宣外界期待已久,與台灣好市多的外送合作,引發零售業界熱議。

早在去年5月底的年度財報會議上,美國好市多就曾透露要將與Uber合作的外送服務,從美國市場推廣到英國以及台、日、韓等地市場。如今該服務正式上線,應是符合美國總部整體戰略的一環。

延伸閱讀:好市多夯品直送到家!Uber Eats結盟Costco,全台14門市6/26起支援「採買外送」新服務

據好市多最新一次財報會議,電商業務已成為好市多衝刺成長的重點戰略,截至今年五月底前的連續六個季度,好市多電商業績都以雙位數成長,最新一季電商的年增率達14.8%。能有這樣的高成長,歸功於美國好市多發射的電商三箭:聯手Uber、發展自有物流,以及廠商直送。

圖1.jpg 圖/Uber Eats提供
圖1.jpg 圖/Uber Eats提供

靠三招拚出電商雙位數成長,好市多母公司早已備戰

除了攜手Uber外送,美國好市多持續加碼投資自有物流配送「Costco Logistics」,專送賣場裡的大型商品,甚至包含安裝與清運,據好市多指出,該服務推升最近一季的電商交貨件數成長31%。

而在由廠商直接出貨的「Costco Next」方面,該模式主打讓會員線上下訂Costco賣場沒有的商品,並享受Costco的價格、供應商直接配送的效率。據好市多指出最新一季Costco Next的季度業績,已經超過2022全年。

即便美國好市多強催電商業務,目前好市多電商業績只佔整間公司合併營收大約8%,作為海外市場,養出最多店王的台灣好市多,「線上業績的佔比應該低於這個平均值,成長空間更大。」資深電商業者觀察,台灣好市多與Uber新上線的服務,即便只是初試啼聲,但對雙方應該都有著能立即見效的好處。

外送車.jpg 圖/圖片提供/好市多會員
外送車.jpg 圖/圖片提供/好市多會員

對台灣好市多而言,此次外送不限於會員下訂,意味著其電商業務有機會觸及新客群,掌握不同以往的會員輪廓。再者,對Uber Eats而言,這也可能是讓外送員賺取額外費用的新商模。據Uber Eats表示,目前該服務在台應有兩種運行模式,一是由Uber Eats合作的第三方夥伴指派專員進行配送,並搭配專用的三輪電動機車。

二是外送員自行接單,並依據下單內容物自行到好市多內撿貨,並代為結帳、打包,最後才送到消費者手裡。「系統會針對該服務向消費者額外收費,預估可讓外送員賺取到優於一般外送服務的費用。」台灣Uber Eats公關經理劉嘉玲說道。

儘管台灣Uber Eats、好市多在26日服務上線前,還不願鬆口究竟有多少品項能透過該服務外送,但外界推估,該服務目前應只是試水溫階段,上架品項數不會太多。

不過即便只是這樣一步跨出舒適圈的小嘗試,元智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朱訓麒認為,背後激起的漣漪可能比好市多想得還大。

即時零售在中國成新寵,外送聯手虛實通路的潮流將在台灣復活?

朱訓麒指出,這樣外送平台與線上線下零售通路結盟的「即時零售」(instant retail)模式,正在形成一個全新的市場區隔。「這群人喜歡上網搜尋商品、卻又不願等待,他們通常對價格敏感度較低,具備更高的衝動購買傾向,是過去傳統電商未能滿足的客群。」

延伸閱讀:即時零售是什麼?阿里巴巴新戰略:合併外送和旅遊變超級App!

美團閃購.jpg 圖/朱訓麒提供
美團閃購.jpg 圖/朱訓麒提供

即時零售模式近期也在中國市場被快速驗證。朱訓麒指出,無論京東、美團、淘寶等中國電商巨頭,近期都積極導入閃購、秒送等服務,達成30分鐘內送達消費者下單商品的目標,刷新電商對於「速度與便利」的新詮釋。

發展該模式對通路的好處,除了是獲取新業績、新客群外,還能提高會員活躍度:「即時配送服務可促使消費者增加日常補貨頻率,從好市多的角度看,更能進一步強化會員制的價值主張。」

foodpanda熊貓超市「pandamart」 圖/foodpanda
foodpanda熊貓超市「pandamart」 圖/foodpanda

朱訓麒強調,這與過去在台灣曾經鎩羽而歸的「熊貓超市」,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不再由外送平台來承擔管理庫存的角色,而是讓有更多數據、消費者足跡的電商、實體通路,承擔庫存,「因為商品本來就在那裡。外送平台要做的只是憑藉強大量體的車隊,對物流節點的掌握能力,快速把商品送給消費者。」

延伸閱讀:你的包裹來自哪一國?揭曉台灣跨境電商Top5:南韓Coupang憑什麼贏?本土電商拉警報?

即時零售壓境,酷澎、momo誰搶得下半場主導權?

對台灣電商而言,即時零售可能也是遲早要做的必選題。「台灣實體超市、超商早在佈局外送,這樣全通路佈局的混戰,未來遲早也會打到國內純電商通路。」資深電商創業家李忠儒認為,在本土兩大電商momo、PChome業績持續萎靡的市場狀況下,截至今年前5個月,營收、淨利都呈衰退狀態。

各大業者想切入外送新市場獲取活水,應是不久後就會發生的事,但關鍵是:「誰最有發展即時零售的贏家相?」

coupang eats.jpeg 圖/韓國酷澎官網
coupang eats.jpeg 圖/韓國酷澎官網

李忠儒認為,在韓國市場已有成功發展外送經驗的酷澎(Coupang),目前贏面最大。無論是去併購現有車隊,或自己發展,「酷澎敢砸錢、又動得快,應是國內電商裡最有機會快速切入該市場的業者。」

延伸閱讀:7-11開手搖店了!首間「不可思議茶Bar」旗艦店開幕,超商雙雄為何打起手搖之戰?

本文不開放轉載

更多報導
AI時代「學歷」不吃香了!PwC報告:企業越來越重視這兩項技能
圖解2025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輝達尬微軟,衝刺4兆美元市值⋯外媒揭露「它」有望搶頭香
Perplexity Labs有多強?5步驟駕馭「上班族神隊友」:10分鐘寫好深度報告,還有資訊儀表板?